当存储系统的“体检报告”频频预警——
数据重建进程持续抢占30%以上业务带宽,引发关键业务响应延迟激增;
修复周期从常规24小时恶化至72小时+,数据脆弱期风险呈指数级攀升.....
这些异常指标绝非偶然波动!
而是传统存储架构在资源调度与可靠性层面的系统性缺陷——修复进程与业务I/O的资源争夺直接威胁数据安全,并导致关键业务响应延迟加剧。
如何实现修复效率与业务稳定的“双赢”,已成为存储系统演进的核心命题。
为此,EDS存储提出了「新解法」:
基于SSD与HDD完全解耦的可靠性架构,通过智能QoS调控+全局参与重建,实现修复任务与业务IO的智能平衡,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修复效率。
架构「新解法」
不仅实现故障隔离与精准修复
还能支持全SSD加速与弹性扩展
传统Ceph方案存在致命缺陷,通常采用SSD与HDD混合加速方案:将存储池按冗余策略(如EC4+2)划分为多个分组,每个分组绑定一块SSD,并将该SSD划分为多个独立分区,每个分区专用于加速组内一块HDD。
以EC4+2冗余策略为例
Ceph系架构通过SSD加速存储池性能方案在提升I/O效率的同时,带来了以下问题:
交叉故障风险:单块SSD故障导致整组HDD不可用,叠加其他故障时数据丢失风险增加。
修复效率低下:单块SSD故障需重建144TB数据(以SSD:HDD=1:9,HDD容量为16T为例),理想状态下修复时间也需要72小时。
扩展僵化:SSD与HDD需按比例扩容,无法独立扩展SSD提升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EDS存储在架构上将SSD与HDD完全解耦,通过数据热度动态迁移与跨层异步IO调度,实现性能与容量的弹性平衡,规避传统方案中SSD-HDD绑定的数据可靠性风险与缓存层扩展性问题。
跨层故障隔离
SSD与HDD完全解耦,SSD故障仅影响自身数据副本,HDD层数据完整可用且无需重建,彻底规避传统方案中SSD故障造成的全磁盘组数据失效风险,以及SSD-HDD交叉故障导致的数据风险。
字节级精准重建
SSD层采用独立冗余策略(如3副本),SSD单盘故障时仅需重建该SSD数据上的脏数据(分钟级内可完成),数据修复范围可精准到字节级别,相比传统磁盘组方案,修复时间可缩短99%,窗口期数据丢失风险接近于零。
全SSD高性能引擎
前端业务读写100%由SSD性能层承载,基于热力图智能识别热数据,确保高频I/O全闪存响应,随机读写性能提升10倍以上,时延降至亚毫秒级。
数据异步下沉至HDD容量层,通过智能回刷机制规避HDD写入瓶颈,业务高峰期仍可保持稳定吞吐。
性能层弹性扩展
缓存层、持久化存储层无绑定比例限制,单节点扩容一块SSD即可线性提升全局缓存层容量,无需同步扩容HDD,实现“按需投资,即时生效”的性能升级。
数据修复「新解法」
智能QoS调控+全局参与重建
智能QoS调控、修复不抢业务资源
通过秒级精度监控业务IO流量、延迟及带宽利用率,精准判断业务压力等级,实现动态感知业务负载。
自适应限速策略
业务高峰期:自动降低数据重建的任务并发数和任务优先级,优先保障业务资源供给,避免性能波动。
业务低谷期:提升重建任务的并发数与优先级,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修复效率提升3倍。
全局参与重建,修复速度质的飞跃
全局参与重建技术通过创新的多源并行机制彻底改变了传统数据修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存储系统在重建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
核心原理
一方面采用多源读取策略,基于EC分片分布从多个健康故障域同时获取数据分片,使聚合带宽提升2-3倍,实现全局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多目的端写入技术,将恢复数据分块并行写入多块磁盘,充分调用目标端磁盘IO与网络带宽资源,形成端到端的并行加速通道,从而大幅提升数据重建效率。
流程详解
1. 选择与故障盘不属于同一故障域的完好硬盘作为数据源。
2. 通过跨域数据重构,将数据恢复至原故障盘所属故障域内的其他正常硬盘(如修复数据1、数据a)。
深信服EDS存储通过SSD与HDD解耦架构实现性能与容量的弹性平衡,结合智能QoS调控与全局参与重建技术,让数据修复“隐身运行”!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存储底座。
扫码申请测试
深信服EDS存储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