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维娜、马清
□编辑 | 郑烨
近日,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迈出重要一步。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首次审议,草案全文公开征求意见。
1.明确发达国家气候融资目标
到2035年,设定了发达国家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2.国际碳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关于巴黎协定6.2条(国家间的碳交易),明确了各国如何授权碳信用交易以及碳信用登记机构如何运作。关于巴黎协定6.4条,提供了两种交易碳信用的方式:允许两国自行制定双边碳交易协议的条款;创建由联合国监督管理的全球碳市场。6.2条与6.4条的双重推进,将极大丰富国际碳市场交易方式,增强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互信。
3.其他成果
进一步完善损失和损害基金运行;30个国家签署了《COP29关于减少有机废物甲烷宣言》;墨西哥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G20成员全部承诺净零目标。
在全球绿色转型、我国深入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把握此次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重大战略意义和作用,也将给法律服务行业带来包括绿色金融与ESG、合规咨询等新的业务机遇,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END-
本文作者
陈维娜律师 副主任
马清资深顾问
上海段和段(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
5年政府管理部门、9年科研院所集团、3年主板上市公司工作经历。熟悉智能装备、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建筑、智能电网)、消费品等行业,擅长ESG、公司治理、合规管理、企业战略、尽职调查等领域。
专业方向:双碳ESG、公司治理及合规内控体系建设、行政复议及相关争议解决、企业并购投融资业务。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