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对于这样一种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技术,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思考,其中的关键词是“高度”“理性”和“耐心”。
高度:从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看待AI的发展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角力场域,特别是具有通用平台和普遍赋能性质的技术,AI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如何,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创新活力乃至社会运行效率等。如果一个国家在AI发展上与其他国家形成代差,那么这种代差将在军事、产业、科技等方面产生“降维打击”的优势。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成功推进,事关人民幸福安康能否得到有力保障,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美国对中国竞争态度愈演愈烈,尤其针对华为、科大讯飞、寒武纪等众多涉足人工智能产业软硬件领域的企业。其背后意图,便是企图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态势,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设置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当然,毋庸讳言的是,美国之所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对我国“卡脖子”,的确是因为我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鲜明指出,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AI这件事,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要做好,这是当今时代最为深刻的现实和历史逻辑。
理性:从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审视AI技术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车在操控性能、人车交互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具有诸多优势。在一些人看来,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可朝夕之间取而代之。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高频次使用,一些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比如,由于“智能驾驶”定义不清晰导致的商家宣传偏差以及用户使用偏差,在实践中形成了多方面的误导,甚至造成了一些事故。这就使得人们必须更加审慎地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中的发展与安全关系问题。任何技术发展都有“双刃剑效应”,而人工智能技术更具有典型性。实际上,从人工智能技术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关于其危害性的担忧和争论。然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有其自身的逻辑,并不因存在风险而止步不前。因此对于AI,关键是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推动其发展,又要在发展中把握好安全的边界,实现二者动态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好二者动态的有机统一,就要在资本、政策、技术、公众认知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调适,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携手共进的局面。比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格要求新能源汽车厂家向消费者提供关于辅助智能驾驶的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既从安全性方面为智能驾驶勒紧安全带,又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关于所谓“自动驾驶”的认知,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良性发展创造更坚实的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耐心:塑造对AI技术发展的合理期待与历史思维
2025年4月,一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作为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该赛事的举办以及一些机器人在比赛中的表现,引发了各方热议,点赞叫好者有之,贬斥批评者亦有之。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理性看待当前AI的发展成绩与短板。回顾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某项新技术的突破,总是会伴随而来一个热潮,而热潮之中难免会有泡沫,因此热潮之后就会随之而来一个泡沫破灭期。尽管如此,技术的整体水平仍然是在热潮与退潮的交替中向前推进的。这个现象启发我们,对于AI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保持必要的合理期待与历史耐心。就像对于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尽管参赛的机器人有种种短板和不足,但毕竟它们已经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深刻揭示了具身智能的巨大潜力,这样的未来一定会变为现实,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然而,这样的未来是不是像一些自媒体所宣称的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呢?当然并非如此。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才是决定“未来变为现实”的根本性因素。因此,理性的人们不会因为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动作拙稚,而否定其将来一定能越来越纯熟的前景,从而也就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多了几分理性的期待和历史的耐心。
AI会不会取代人类?这是在DeepSeek上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AI会不会毁灭人类?这是人工智能诞生以来被人类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实际上,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关系着合理看待AI技术发展的问题。目前可以明确得出结论的是:AI不会取代人类,但不会使用AI的人将被会使用AI的人所取代。AI不会毁灭人类,但人类对AI运用不当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黄相怀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天津日报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