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通过Tor暗网平台发布悬赏公告,以1000万美元高价"征集"所谓中国黑客组织"盐风暴"的信息。这种披着"网络安全"外衣的政治操弄,不仅暴露出美国在网络空间"贼喊捉贼"的霸权逻辑,更将其"网络战"手段的卑劣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莫须有指控的典型套路
FBI在声明中将"盐风暴"描述为活跃四年的跨国黑客组织,声称其渗透了Verizon、AT&T等美国电信巨头。但细究其指控依据,不过是《华尔街日报》援引的匿名消息源,以及所谓"可能获得窃听系统访问权限"的推测性表述。这种将媒体捕风捉影与情报机构臆测相结合的指控方式,与当年捏造"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剧本如出一辙。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刻意强调该组织"可能复制了法院授权的执法信息"。这恰恰印证了国际社会长期质疑——美国通过"棱镜门"等计划建立的全球监控体系,正在成为其栽赃他国的"素材库"。正如网络安全专家布鲁斯·施奈尔所言:"美国情报机构完全有能力伪造数字痕迹,将网络攻击嫁祸给任何国家。"
二、暗网悬赏的黑色幽默
FBI此次特别通过Tor网络接收线索,这种"以黑制黑"的操作本身就是对法治的嘲讽
。Tor网络因其匿名性常被用于非法交易,而美国政府机构却公然在此建立信息收集渠道,既违背其标榜的"网络清洁"原则,也涉嫌规避国际司法互助程序。一边立法禁止企业支付比特币赎金,一边自己成为加密货币市场最大买家。
更值得警惕的是,悬赏公告特别注明"提供搬迁援助"。这种招募"线人"的操作模式,与中情局(CIA)在冷战时期策反他国技术人员的手段高度相似。当美国在网络空间重拾"麦卡锡主义"幽灵,所谓"网络安全"已沦为地缘政治斗争的工具。
三、总结
美国运营着臭名昭著的"方程式组织",却戴着"受害者"面具对他国泼脏水,这种"数字霸权主义"终将被时代抛弃。
当FBI的暗网悬赏令在Tor网络中流转,世界看到的不只是美国网络战略的黔驴技穷,更是一个超级大国在技术竞争时代的焦虑与失序。历史终将证明,靠编造谎言维持的霸权,终将崩塌于真相的阳光之下。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