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关键领域如轨道交通、核电、航空等行业,将人为因素的安全分析会作为安全分析的一环,本文以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列车人机界面(DMI)作为示例,谈谈人为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DMI位于列车驾驶台,它的核心功能为:
F1:将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的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和声音的方式传递给司机;
F2:将司机输入的信息传递给列车信号控制系统。
图 DMI功能
从它的功能来看,作为人机接口,实现司机与列车信号控制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列车运行的安全由信号系统来保证,信号系统符合轨道交通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级SIL4的要求,DMI即使显示错误,信号系统仍然可以保证列车安全的制动,安全分析到此可以结束了。
在subset-091中对DMI引起的人为误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面是主要内容:
1.顶层危害识别
根据HAZOP中对于信息的引导词,DMI与司机、信号系统之间的交互合并为五种危害类型:
H1:未显示DMI应显示的信息;
H2:在不应该显示的情况下显示信息;
H3:有效的信息显示错误;
H4:司机通过DMI输入给信号系统的信息错误;
H5:司机通过DMI输入给信号系统的信息丢失。
显然这五种危害不会造成列车直接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存在的风险是造成列车与司机之间错误的交互,导致未受信号系统监控的列车安全行驶。
DMI功能故障、危害和危害具体的情况它们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就像下面这个金字塔一样的关系,例如Hazard 3输出给司机的信息显示错误,具体的危害情况表现为速度提示信息错误,或者列车运行模式提示信息错误。
不同的危害情况并不会都造成事故发生,在DMI上显示不正确的列车速度不会造成直接的事故,但可能导致列车比司机预期更高的速度行驶。
2.司机操作失败
人为操作的失效概率不可能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衡量,但根据司机所处的情况和其能力,可以进行分级:
A(操作失败概率低):司机在不复杂的场景下执行操作,这种场景已经经过培训和流程约定;
B(操作失败概率中):司机发现信号系统的动作行为明显与他们的预期相反,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矛盾。或者司机设法安全地操作列车,尽管存在的某种程度的信号系统控制的支持失败。 要属于这一类,对失败的信号系统支持的依赖必须相当低。
C(操作失败概率高):司机认识到信号系统的动作方式与他们的预期相反,这种矛盾不像B级那样明显,但对于正常注意驾驶情况的司机来说仍然很清楚。或者驾驶员设法安全地驾驶列车,尽管通常存在某种程度的信号系统支持失败。 属于这一类的司机动作,对失败的信号系统支持的依赖高于 B 类。
D极高:司机在未经过训练或流程未涵盖情况下,多数是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执行动作,这种情况下犯错概率极高。
3.安全分析结果
DMI的功能、危害和具体的危害情况及造成的直接影响,完整的危害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以得出,DMI故障产生的危害影响对司机的提示信息和司机的输入信息,但从直接后果来看,不会直接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需要结合司机所处的实际场景和其它的触发条件进行分析。
那么,这种安全要求是否属于功能安全的范围,对于人机界面这一类与人的操作密切相关的系统,是否存在SIL等级的要求,下面发起一个投票,欢迎各位读者发表看法:
结合各位读者的意见,笔者也会谈谈自己的观点。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