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以“网络根基 中国贡献”为主题的第四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上,冯登国教授做了题为《RPKI:认识与思考》的报告。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内容。
冯登国教授
RPKI:确保路由通告真实可验证,防止路由劫持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主要使用X.509证书完成对互联网号码(或码号)资源(Internet Number Resource,INR)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认证,主要用于自治域号码和IP地址的验证。网络运营商通过RPKI对边界网关协议(BGP)的路由通告进行加密和签名,保证路由通告可被验证且是真实的,防止路由劫持等问题。
RPKI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路由起源授权(ROA)与路由起源验证(ROV)。其中,ROA是一个经过数字签名的证书,授权特定网络宣布对某个互联网地址空间(即IP地址范围)的控制权;ROV则是指BGP路由器利用ROA数据过滤并识别无效的BGP通告的过程。RPKI通过使用X.509证书的扩展项传输IP路由起源信息,并依托IANA、RIR和NIR/LIR的组织架构分配IP地址和自治系统(AS)号码。
全球高度重视RPKI研究工作,推进标准规范制定
数据显示,超过50%流量已经传输到具有ROA的路由上。我国非常重视RPKI研究应用及标准化工作。2018年8月,我国主导起草的RFC 8416发布,规范了RPKI本地化控制技术。2024年10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立项《用于映射源授权(MOA)的配置文件》标准提案,发布了《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 依赖方技术要求》(YD/T 4572-2023)等一系列相关标准规范。
2024年9月3日,美国白宫国家网络主任办公室(ONCD)发布了《加强互联网路由安全路线图》,旨在解决与BGP相关的关键安全漏洞。这个路线图建议采用RPKI系统作为提高互联网路由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18项行动,包括所有网络运营商应更新风险管理计划、发布ROA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应部署ROV、披露路由安全实践等内容。根据白宫的路线图,欧洲约70%的BGP路由已经发布了ROA,并且ROV有效;而美国的比例仅为39%。
信任集中、技术进步及视角局限,构成RPKI的三大挑战
RPKI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和挑战是信任集中。RPKI与DNS系统/SSL证书存在同样的风险,包括“断根”“停服”“断供”。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SSL证书停止服务,即为前车之鉴。第二个问题和挑战是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现用公钥密码算法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另外,GPU、分布式算力、云算力持续增长,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使算力可迅速调集用于破解目标证书。第三个问题和挑战是全局视角与本地策略的协调。本地化场景可能存在声明对某些资源的持有情况的需求,例如在本地化场景声明对RFC1918规定的某些保留地址的使用权等。
建议构建自主可控的RPKI体系与安全的路由机制
一是在AS白名单和分类分级管理方面,针对RPKI信任集中化问题,分散信任锚点,实现分类分级管理;针对RPKI全局视角问题,进一步加强本地策略,建立可信任的BGP邻居关系,减少因误信恶意路由信息而导致的攻击风险。
二是积极部署后量子密码算法等技术,针对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威胁,可采取多方面准备,包括积极部署后量子密码算法,部署对称密钥管理体系,以应对公钥密码算法被破解的情况。针对可能的RPKI根证书私钥泄露造成的单点失效情况,可采取门限密码保护措施,将私钥拆分成(n,t)的门限,由多个部件共同完成数字签名;同时,增强RPKI和路由安全的弹性,增加密码体系的容错能力,包括多种密码体制互为备份等措施。
总之,路由机制是通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自主可控的RPKI及路由机制意义重大。可考虑采用路由设备集成硬件安全模块(HSM),实现对密钥及密码运算的保护例如,HSM为设备身份提供信任根锚点;RPKI证书及资源授权采用自主可控的密码算法;保持路由设备的软硬件供应链可信;以硬件信任根为基础,构建设备可信环境;构建路由设备网络空间地图,实现网络状况的实时应对“挂图作战”。同时,积极应对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挑战,包括部署后量子密码算法、部署对称密钥管理体系等应对这些挑战,并对自治域AS规划分类分级管理,增强本地策略,增强RPKI弹性和路由安全的弹性。通过这些措施,打造自主可控的RPKI体系,构建安全的路由机制。
编辑:陈十九
审核:商密君
征文启事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