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泰国柬埔寨在边境线上的历史性纠纷骤然升级为罕见的空地联合交火,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数万居民被迫疏散,并引发泰国内部政治地震与地区安全担忧。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近期导火索、军事进程、平民影响、政治后果及国际反响六大维度,剖析此轮冲突的复杂面相,并对未来走向及对我影响提出前瞻思考。
百年旧怨:
边界未决与文化遗产争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与暹罗王国(今泰国)共同绘制的1907年边界图,对“澜滩—大坝山”一带以及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周边的地貌线条含糊,大量河流山脉间隙未能对准自然分水岭,使得寺庙及其周边广袤地带成为长期争议焦点。
从1962年国际法院(ICJ)裁定寺庙本体主权归属柬埔寨,到2013年重申周边“4.6平方公里”区域属柬之判决,核心领土虽得以厘清,但相距数十公里的达莫安托姆(Ta Moan Thom)等遗址地带,却始终未纳入正式勘界。此类“留白”成为后续冲突的历史温床。
导火索骤发:
从礼仪摩擦到军事对峙
2025年2月,泰国士兵在达莫安托姆寺前阻止柬埔寨游客播唱国歌,虽为一场看似“礼仪”争执,却迅速触动两国民族情绪。柬方舆论批评泰方“羞辱国徽”、泰方社交媒体则歇斯底里地号召“捍卫领土”,双边互信在民间骤降。
5月28日,乌汶府(Ubon Ratchathani)悬崖三角地带(Emerald Triangle)发生短暂交火,造成一名柬埔寨士兵阵亡。虽两国都声称绝非蓄意挑衅,外交层面迅速通过军事热线化解危机,但边境局势已被推上紧绷悬崖。
7月23日,一颗疑似旧式俄罗斯产地雷在南佔府(Nam Yuen District)附近爆炸,造成一名泰军士兵截肢。泰国政府随即召回在金边大使,并驱逐柬埔寨大使,双边关系降至“最低可接受”状态,为次日全面冲突埋下伏笔。
7月24日冲突经过:
空地联动,火力骤然升级
1、地面交火初起
清晨7:30许,泰柬双方各自守军在达莫安托姆寺及其东侧200米“无人区”向对方开火,动用轻重机枪、迫击炮及火箭筒。泰方称先见敌军侦察机(无人机)空中盘旋,随后近6名柬陆军士兵携重武装接近边界;柬方则宣称泰方“先派无人机先探,再派步兵侵越”,矛盾口径始终相互对峙。
2、空中打击介入
泰军随后动用6架F-16战机,在早晨9:00前后从乌汶府基地起飞,对柬埔寨境内预定“军用目标”实施精确轰炸。柬方报道空袭炸弹落入通往寺庙的公路,并造成至少两名平民伤亡。
3、交火范围扩散
同时,柬军官方通报在奥达曼吉省(Oddar Meanchey)及柏威夏省(Preah Vihear)数处村庄发射火箭与炮弹,还指责泰方轰炸医院与开放民居。泰方士兵紧急疏散,村民仓皇避难,前线硝烟一度蔓延至多达6个交火点。
实力对比与战术博弈
为此,我们精心梳理了这份研读分析资料《2025年7月24日泰柬边境军事交火冲突全面分析报告》(资料编码250724353,29页,10488字)
这份资料已分享至情报读书会知识星球,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即可下载。目前,情报读书会已分享超 350多篇原创分析,加入后您在一年有效期内均不限次数下载,可开发票。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