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将于2025年8月19日-21日在山东烟台召开。
CCF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
CCF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烟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联合承办,将于2025年8月19日-21日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数智服务:重塑产业体系,赋能社会治理”。大会将设置院长论坛、学术论坛、教育论坛、工业论坛、创新竞赛等多种形式,旨在为与会代表提供一个科技交流、成果展示、共享合作的平台,共同促进服务计算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发展。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服务计算作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云计算及社会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女性科研者在服务计算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视角与技术领导力,成为推动学科交叉与产业落地的重要力量。本论坛作为CCF中国数字服务大会的常设论坛,将聚焦服务计算的前沿趋势,特邀多位在学术界取得突出成就的女性科学家,分享其科研突破与行业实践。
特邀报告
滕飞
特邀报告1:从预测到决策:深度时空图模型研究与应用
嘉宾简介:滕飞,CCF理事,教授,博导,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主持四川省首批高阶课程、四川省教改重点项目,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优秀案例。担任可持续城市交通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四川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报告摘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交通、能源、医疗等领域积累了海量时间序列数据。实现高精度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建模数据中的时空关联。现有研究在应对现实场景中复杂变量结构的时序数据建模时,面临时变性、扩张性、层级性和因果性等关键特性表征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报告介绍了多种深度时空图的预测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实现铁路轨道劣化规律分析、钢轨伤损精准预测、大修换轨方案推荐,为铁路工务运维从“周期修”向“状态修”演进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陈静
特邀报告2: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及一体化服务平台
嘉宾简介:陈静,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算力网络、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专利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地方标准1项,参与国家标准4项、团标2项,山东算网研发负责人。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更是培育数字经济新场景的决定性力量,算网一体化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我国算力资源仍面临布局分散、跨域调度难、统筹协同发展不足等挑战。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积极推动跨域多元算力融合一体化发展,打造了覆盖全省的一体化算网工程-山东算网,实现了多元算力的高效汇聚、纳管和服务。本报告将围绕山东算网建设,介绍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山东算网一体化服务平台及应用等。
杨燕鸣
特邀报告3:代码异味的识别与预防治理:从经验抽象到智能化代码质量提升
嘉宾简介:杨燕鸣,武汉大学武汉数学与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获浙江省优秀博士毕业生,浙江大学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化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代码质量 保障与优化、代码生成,多项研究成果被软件工程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和会议接收和发表,其中包括中国计算机学会(CCF)A类推荐期刊和会议(如ICSE、FSE、TSE、TOSEM等),曾担任国际期刊审稿人和会议评审委员会成员,如国际期刊TOSEM、 ASE、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 和国际会议ICSE、APSEC等。
报告摘要:代码异味是指那些可能预示潜在设计缺陷的代码结构或模式,尽管不会立即引发系统故障,但其长期积累将严重影响软件的质量与可维护性。因此,代码异味的识别与治理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代码异味治理主要包括类型构建、自动检测和重构优化三个阶段,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现有异味类型的定义缺乏对开发实践经验的系统整合,导致部分潜在的不良编程行为未被明确识别,且尚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其次,在实际开发中,即使检测出异味,开发者往往也难以在紧张的迭代周期中投入足够时间进行重构优化。为应对上述问题,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结合开发者实践经验探索新型测试异味,并构建相应监测算法的研究进展;随后进一步介绍如何结合大语言模型与程序分析方法,自动生成高质量重构代码,从而提升重构效率、推广良好编码实践,并在源头上减少异味的产生。
王莹洁
特邀报告4: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
嘉宾简介:王莹洁,CCF杰出会员、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烟台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青创团队负责人,“天算星座”华东地面站负责人,烟台市“双百计划”拔尖人才。数字服务计算与系统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天信息融合与服务计算山东省高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群智感知网络、服务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面上等项目1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会议最佳论文3篇,引用次数近3000次。获山东省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青年才俊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等奖项和荣誉称号。IEEE TCSVC多样性主席兼宣传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执行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计算机学会理事。担任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顾问等。
报告摘要: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是指多空间群智感知(Multi-Space Crowd Sensing)是群智感知(Crowd Sensing)在“空间维度”上的扩展与升级。它不再局限于地面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车载设备),而是把感知主体扩展到天、空、海、地多个物理空间,形成“多维、异构、协同”的大规模感知网络。面向卫星星座建设、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空天海信息产业,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等空天海信息处理相关研究方向受到极大的关注。对于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存在多源感知配合困难、数据隐私容易泄露、感知质量难以把控等三大核心难题。为了应对以上难题带来的挑战,报告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报告人在多空间群智感知计算领域关于任务分配、隐私保护和质量控制三个核心难题的优化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空天海信息网络中的初步应用。
李晴
特邀报告5:卫星计算:系统测量与优化
嘉宾简介:李晴,北京邮电大学预聘副教授,硕博导。主要聚焦边缘计算、卫星计算、资源适变调度与优化等研究方向,开展相关工作发表在Usenix ATC, ACM Mobicom, IEEE RTSS,IEEE TMC, IEEE TSC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入选2023年博新计划,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优秀博士奖、IEEE EDGE 2021 best paper,ICSOC 2023 distinguished paper等奖项。担任IEEE TMC, ACM TIST等国际期刊, IEEE ICDCS 2024, IEEE ICWS 2024 等国际会议审稿人。
报告摘要:随着星载计算资源性能的提升和激光星间链路的问世,构建新一代卫星计算迎来了有利条件。卫星计算作为一种新场景下的计算模式,以卫星为计算核心,面向星载通信、遥感、控制等应用,满足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卫星计算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受限于天基环境及卫星系统本身的制约,导致卫星星座的空间服务能力难以提升。本报告基于天算星座,主要探讨卫星计算性能主要受卫星系统的哪些因素限制,以及如何针对这些限制因素进行系统优化,提升卫星计算系统的效率。
报名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