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某行业客户实战演练中,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经过一个月高强度模拟攻击防护,成功保障客户实现“无重大事件、无核心失陷”的优异防御目标。平台高效浓缩海量告警,精准定位核心威胁,为同类企业解决“警报疲劳”、实现“精准防御”提供了实战参考。
当警报变成“噪音”,安全效率如何提升?Ox Security《2025年应用安全基准报告》显示,在178家组织90天(2024年第四季度)内产生的1.01亿条安全检测结果中,仅2-5%的安全警报需立即处理,而企业仍在剩余95%的非关键问题上浪费宝贵资源。安全团队平均每月需处理近57万条警报,真正的风险反而被淹没。因此,精准剥离干扰噪音,快速识别核心威胁,智能威胁研判已成关键。
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
“人海战术”到“智能提效”的跨越
近期,在某行业客户的实战演练中,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成功应对实战演练中复杂多变的攻击手段,实现了全网安全能力的“聚指成拳”。平台深度纳管全网各类安全防护设备,接入数据种类超100种,日均采集原始日志数据达1亿条,构建起覆盖“边界-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的全维度监测网络体系。
同时,依托智能研判引擎,平台告警数量从最初日均700条优化至仅30条,告警研判效率提升95%以上,显著降低了人力依赖,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智能提效”的跨越。
三维融合
构建智能闭环运营体系
此次实战演练依托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构建了覆盖“威胁建模、智能研判、协同响应”三维融合的智能化闭环运营体系。
1、威胁建模:织就“天幕”防护屏障,让威胁无处遁形
针对暴露资产防护、核心业务防护、互联网及外部区域威胁、内网横向威胁、主机失陷及外联等9大高频风险场景,启明星辰安全团队预先构建“天幕”防护屏障——通过资产画像梳理、攻击路径预演、漏洞闭环管理,将抽象威胁转化为具体防护策略。
演练期间,即使面对多轮攻击试探,核心业务区域始终固若金汤。
2、智能研判:精准识别 洞察真实威胁
“告警疲劳”是传统安全运营的痛点。在本次演练中,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通过多维威胁识别算法(如行为异常分析、攻击链关联、威胁情报匹配)与决策引擎,自动还原攻击全链路,精准区分“真实攻击”与“误报噪音”。
数据显示,告警误报率较传统模式降低95%,安全分析师得以聚焦高价值威胁,研判效率与准确性实现“双提升”。
3、协同响应:秒级联动,闭环处置
安全威胁既要“发现快”更要“处置快”。针对9大高频风险场景,启明星辰安全团队构建完备的自动化响应体系,打通“告警确认-策略变更-响应调整”的闭环流程。
一旦触发高危告警,平台可自动联动防火墙、交换机、终端管理等设备,实现策略秒级下发、威胁秒级阻断——日均告警处置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标志着安全运营正式迈入“自动化响应、智能化运营”新阶段。
同时,平台将告警信息、处置信息实时同步至即时通讯工作台,实现安全团队跨部门高效协作。
实战成效
精准防御 高效响应
本次实战对抗演练中,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面对高强度、多维度的外部网络攻击,展现出卓越的威胁感知与防御能力。
平台共监测并识别出外部恶意攻击行为高达175,832次,涵盖扫描探测、暴力破解、Webshell上传、远程命令执行、勒索软件尝试连接等十余类典型攻击手法。攻击来源遍布全球多个地区,攻击频率高峰时段每秒达数十次。
依托“威胁建模+智能研判”双引擎,平台精准识别每一次攻击行为,为后续高效处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如在实际场景中,平台监测到某外部IP对DMZ区业务系统发起攻击。经告警研判确认为“真实但无效”攻击(未突破防御)。同时,平台自动调用IPS对该IP实施封禁,阻断后续风险。
针对某个攻击行为的自动响应事件
基于平台的自动化协同响应机制,所有确认的攻击行为均实现了快速闭环处置。通过防护策略的智能联动与自动化响应流程,系统累计封禁恶意IP地址2,638个,自动化处置率达到99.9%,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无论是高频扫描还是隐蔽渗透,所有外部入侵尝试均被及时拦截,充分验证了智能化安全防御体系的实战能力与稳定性。
海量警报吞噬资源、关键威胁难以定位,唯有通过智能化手段剥离安全噪音、直击核心威胁,企业才能在数字攻防中掌握主动。启明星辰安星人工智能安全运营系统持续以“智能”为矛,以“闭环”为盾,构建智能化闭环运营体系,在数字化浪潮中筑牢安全基石,保障用户业务稳定运行。
•
END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