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风险聚焦
近年来,针对对外开放端口服务的APT攻击频繁发生,攻击者常通过写入恶意文件、启动非法进程、窃取系统敏感信息(如history、shadow)等手段渗透内网。为应对此类威胁,我们提出“三禁止”原则,并配套可落地的威胁检测方案,助力企业实现实战化防护。
二、“三禁止”原则的核心要求
三、威胁检测实施方案
1. 文件写入监控与拦截
落地动作: 使用文件监控工具(如Auditd、FIM或HIDS)实时监测服务目录(如Web根目录、临时目录)的文件写入行为。 设置规则拦截扩展名为 .exe
、.elf
、.php
、.jsp
等可执行文件的写入操作,并触发告警。对异常哈希值的文件进行自动隔离或删除。
2. 进程行为监控与管控
落地动作: 通过系统审计规则(如Auditd)或EDR工具监控服务账户的进程启动行为。 禁止服务账户调用 fork()
、exec()
等系统调用启动子进程。对异常进程链(如Web服务启动bash)实时中断并告警。
3. 敏感文件访问检测
落地动作: 监控系统关键文件(如 /etc/shadow
、/etc/passwd
、用户历史命令文件)的读取行为。设置白名单机制:仅允许授权进程(如sshd、passwd)访问敏感文件,其他账户访问一律告警。 结合用户行为分析(UEBA),检测异常时间、异常账号的访问模式。
4. 日志与告警联动
落地动作: 集中收集审计日志、系统日志、网络流量日志至SIEM平台(如Elasticsearch+Splunk)。 编写关联规则:例如“服务账户写入可执行文件并启动进程”立即触发高危告警。 告警通过邮件、短信或钉钉/微信机器人推送至运维安全团队。
四、运维管理建议
最小权限原则:服务账户严格遵循最小权限,禁止sudo或root权限运行。 定期演练:通过模拟攻击(如红队演练)验证检测规则的有效性。 持续优化:根据告警反馈迭代检测规则,减少误报,提升精准度。
点击关注【倬其安】,提升安全认知,筑牢防护体系,让我们在全栈网络空间安全博弈中,共同做到“倬其安,然无恙”。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