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这份白皮书全面阐述云安全战略、技术架构、管理体系及生态合作的权威文档。该白皮书以“安全为先”为核心思想,系统性地展示了华为云在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安全、工程安全、运维安全、合规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强调了在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背景下,华为云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组织保障与生态合作,构建了多层次、全栈式的云安全防护体系。
白皮书开篇即明确了华为云的安全愿景与使命。自2017年正式成立云业务单元以来,华为云始终将安全视为其服务的基石。面对快速演进的云安全威胁,华为云不断学习、探索并成熟,通过与生态伙伴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的云服务。白皮书指出,华为云融合了行业领先的云安全理念、全球顶尖云服务提供商的最佳实践以及华为自身在网络安全领域数十年的经验,形成了一套高效、全面的云安全策略与实践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多层次的安全保障,还通过高度自主的扁平化组织、先进的研发与运维团队、优化的DevOps/DevSecOps流程以及繁荣的云安全生态,持续提升云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云安全战略方面,华为云认识到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仅靠单一组织难以应对。因此,华为云倡导开放、协作、可视化的云安全解决方案框架,并通过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合规建设与生态发展,提升其云安全能力。华为云秉承创始人任正非提出的“将客户网络安全与业务保障的责任置于商业利益之上”的指导原则,将安全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从2000年建立安全测试实验室开始,华为在安全领域的投入逐步深化,陆续推出基于网络处理器架构的防火墙、与赛门铁克成立合资公司、设立安全能力中心、推出云安全解决方案与服务等,最终形成了华为云全栈多层安全控制环境。
华为云的安全防护框架包括安全管理、运营安全、运维安全、云服务安全、云平台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合规性等多个维度。在组织层面,公司高层负责安全战略决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端到端的网络安全框架,并确保安全措施在各部门系统性地实施。流程方面,安全活动全面融入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工程与技术服务等关键业务流程,并通过内部审计与第三方认证持续改进。人员管理上,华为云严格执行有效的人员管理机制,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及顾问必须遵守公司安全政策并接受定期培训,以培养全公司的安全意识文化。技术能力方面,华为云注重数据保护,利用强大的安全研发能力,采用世界领先技术,构建高可靠、智能化的云安全系统与自动化运维体系。合规性方面,华为云积极与各地监管机构沟通,确保其技术、服务与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获取跨行业、跨地区的云安全认证增强客户信任。生态建设方面,华为云呼吁全球安全合作伙伴携手共建云安全业务与技术生态,通过华为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安全服务。
责任共担模型是云安全的核心概念之一。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在华为云服务中,华为云与客户各自的安全责任。华为云负责基础设施安全,包括物理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及云服务的安全与合规;客户则负责其使用的数据、身份与权限管理、应用程序、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及网络配置的安全。在不同服务模式(如IaaS、PaaS、SaaS)下,双方的责任划分有所不同。例如,在IaaS模式下,客户需负责操作系统及以上层面的安全;在PaaS模式下,客户主要关注应用与数据安全;而在SaaS模式下,客户则更侧重于内容与访问控制。白皮书强调,客户始终拥有其数据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华为云未经明确授权不会使用或货币化客户数据。
安全合规与隐私保护是华为云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华为云基于16项全球主流安全标准及自身30年的安全运营经验,开发了云原生安全治理框架——云服务网络安全与合规标准(3CS)。该框架将安全控制要求嵌入云服务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管理职责清晰、可衡量、可追溯。截至目前,华为云已获得超过100项国内外权威安全合规认证,如ISO 27001、ISO 27017、ISO 27018、CSA STAR、PCI DSS等。在隐私保护方面,华为云遵循“合法、公平、透明、目的限制、数据最小化、准确性、存储限制、完整性、保密性与问责制”七大原则,并采用“隐私 by design”理念,将隐私保护融入产品研发全周期。通过隐私影响评估(PIA)与隐私增强技术(PETs),华为云有效识别并降低隐私风险,保障客户个人数据安全。
安全组织与人员管理是华为云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华为将网络安全作为公司级战略,通过顶层治理结构确保其有效实施。华为云安全组在遵循公司安全战略与标准的同时,享有安全规划与管理的自主权。其扁平化组织结构适配云服务的DevOps与DevSecOps流程,满足快速持续集成、交付与部署的需求。安全与隐私保护人员涵盖信息安全、产品安全、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云服务安全、运维安全及隐私保护等领域的专家,主要负责制定与实施DevSecOps流程、参与安全质量保证活动、设计与运营安全防护系统、确保合规性以及构建云安全技术生态。内部审计团队直接向董事会与高管汇报,通过严格审计活动推动网络安全流程与标准的落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华为云建立了基于法律法规的框架,确保员工背景与资质符合要求,并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安全能力培训、关键岗位管理及安全违规问责等措施,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素养。
基础设施安全是华为云安全体系的基石,涵盖身份与访问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API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办公环境安全等方面。在身份与访问安全方面,华为云基于零信任理念,建立了端到端的身份与访问管理生命周期治理体系,通过多因素认证、属性基于访问控制(ABAC)及分层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应资源。物理与环境安全方面,华为云数据中心遵循GB 50174 A级与TIA-942 T3+标准,通过严格的站点选择、物理访问控制、安全措施及环境监控,保障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电力供应、温湿度控制、消防系统、供水排水及静电防护等方面均采用高可靠性设计,确保服务连续性。
网络安全方面,华为云通过安全区域规划与服务平面隔离,实现网络攻击的最小化与隔离。安全区域包括DMZ、公共服务区、POD区、OBS区及运维区,各区域根据功能与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服务平面分为租户数据平面、服务控制平面、平台运维平面、BMC管理平面及数据存储平面,确保业务与管理流量分离。高级边界防护功能包括异常与大规模DDoS流量清洗、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IDS/IPS)及Web安全防护(WAF),有效抵御外部与内部攻击。
平台安全方面,华为统一虚拟化平台(UVP)通过CPU、内存与I/O隔离技术,实现虚拟主机与客户虚拟机之间的资源隔离与安全防护。UVP采用最小化主机操作系统,并进行安全加固,同时通过严格的权限访问管理与全面日志审计,确保平台资源安全。API应用安全方面,华为云通过API网关实现身份认证、传输保护、边界防护及请求限流,保障API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数据安全是华为云的重中之重,涵盖访问隔离、传输安全、存储安全及数据删除与销毁。访问隔离通过IAM服务与虚拟私有云(VPC)实现,确保租户数据逻辑隔离。传输安全通过VPN、TLS及证书管理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存储安全方面,华为云提供密钥管理服务(KMS)、专属硬件安全模块(DHSM)及多种存储服务的加密功能,确保数据静态加密与高可靠性。数据删除与销毁通过内存清零、加密防泄漏、存储数据删除、磁盘数据清零及物理磁盘刮除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租户服务与安全章节详细介绍了华为云在计算、网络、容器、存储、数据库、大数据、应用中间件、业务应用、管理与监控、安全与合规及AI等领域的服务及其安全功能。弹性云服务器(ECS)通过主机安全、虚拟机隔离、安全组及远程访问认证等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防护。镜像管理服务(IMS)确保镜像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加密与完整性。自动伸缩(AS)通过自动化资源调整,避免资源耗尽型攻击及人为错误。专属计算集群(DCC)与专属主机(DeH)提供物理层隔离,增强安全性。裸金属服务器(BMS)结合物理机隔离与网络安全,确保租户环境安全可靠。
网络服务中,虚拟私有云(VPC)通过子网、网络ACL及安全组实现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弹性负载均衡(ELB)通过服务器IP与端口隐藏、自动伸缩、内网安全组及源IP透明等机制,提升服务可用性与安全性。NAT网关通过IP地址转换,隐藏后端服务器真实地址,减少攻击面。直接连接(Direct Connect)通过专用通道与加密传输,保障混合云环境的数据安全。VPC端点(VPCEP)无需弹性IP即可访问服务,降低扫描攻击风险。VPN通过加密隧道与IPsec协议,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容器服务中,云容器引擎(CCE)通过细粒度权限管理、配额管理、网络隔离、敏感信息保护、安全容器及运行时检测,提供系统化的云原生安全能力。容器镜像服务(SWR)通过身份认证、HTTPS传输、镜像完整性检查及漏洞扫描,保障镜像安全。
存储服务中,弹性卷服务(EVS)、弹性文件服务(SFS)、云备份与恢复(CBR)及对象存储服务(OBS)均通过身份认证、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存储加密及数据删除等措施,确保数据可靠性、机密性与完整性。数据快递服务(DES)通过客户端加密与安全传输,实现离线大规模数据迁移。
数据库服务中,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TaurusDB、GaussDB及非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如DDS、GeminiDB)均提供网络隔离、访问控制、传输加密、自动备份与快照、高可用及数据删除等安全功能,保障数据库安全。数据复制服务(DRS)通过细粒度认证、网络隔离、高可用及加密传输,确保数据迁移与同步的安全可靠。
大数据服务中,MapReduce服务(MRS)通过Kerberos认证、Ranger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完整性校验及备份机制,保障大数据集群安全。应用中间件中,分布式消息服务(DMS)、分布式缓存服务(DCS)、API网关及云服务引擎(CSE)均通过身份认证、传输加密、访问控制、流量控制及日志审计,确保消息与配置安全。
业务应用中,Workspace通过用户识别、访问控制、传输安全、镜像安全、备份恢复、安全监控与审计,提供安全的虚拟桌面基础设施。域名解析服务(DNS)通过反向解析、缓存保护、抗DDoS及DNSSEC,防止解析劫持与攻击。
管理与监控服务中,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通过密码策略、多因素认证、访问密钥及联邦认证,实现精细化的权限管理。云眼服务(CES)通过实时监控与告警,帮助用户了解资源状态。云审计服务(CTS)记录云服务资源操作,支持查询、审计与追踪。企业项目管理服务(EPS)、标签管理服务(TMS)及简单消息通知(SMN)均通过安全通信、参数验证及敏感信息加密,保障管理系统安全。
安全与合规服务是华为云的核心优势之一。数据加密服务(DEW)通过密钥管理服务(KMS)、云凭据管理服务(CSMS)、密钥对服务(KPS)及专属硬件安全模块(DHSM),提供全面的数据加密与密钥管理能力。主机安全服务(HSS)通过资产指纹、漏洞管理、基线检查、账户防爆破解、入侵检测、恶意程序隔离与清除、网页防篡改及容器安全,保障主机与容器环境安全。容器防护服务(CGS)通过镜像漏洞管理、安全策略管理、进程信任列表、文件保护及容器逃逸检测,降低容器运行时风险。
Web应用防火墙(WAF)通过基础Web防护、Webshell防御、编码恢复、CC攻击防护、精准定制控制、隐私过滤及集中管理,有效防御Web攻击。数据库安全服务(DBSS)通过用户行为审计、多维度分析、实时告警、精细化报告及敏感数据保护,保障数据库安全。云防火墙(CFW)通过互联网与VPC边界防护、访问控制策略、入侵防御策略、防病毒及流量分析,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安全中心(DSC)通过敏感数据识别、数据风险监控、数据脱敏及数据水印,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安全云脑(SecMaster)通过工作空间、安全治理、安全态势、资产管理、风险预防、威胁运营、安全编排及数据集成,提供智能化的安全运营平台。抗DDoS服务(AAD)通过免费DDoS防护、高级抗DDoS、自助解封及IP黑白名单,确保服务可用性。边缘安全(EdgeSec)通过边缘DDoS防护、CC攻击防御、基础Web防护及网站反爬虫,提升边缘节点安全。云堡垒机(CBH)通过统一4A管理、多因素认证、权限控制及运维审计,实现安全运维管理。日志服务(LTS)通过实时日志采集、查询分析、转储及监控告警,帮助用户最大化云服务可用性与性能。
AI服务中,ModelArts通过数据治理、快速模型训练、云边端协同、自动学习、AI Gallery及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资产管理、数据保护与风险监控,提供一站式AI开发平台的安全保障。
华为云工程安全方面,通过DevOps与DevSecOps流程,将安全活动无缝融入研发与运维。双路径机制将快速活动(如增量静态代码扫描)与慢速活动(如渗透测试)分离,确保安全质量不影响服务快速发布。安全设计阶段通过威胁分析与缓解措施,确保产品与服务具备最优安全。安全编码与测试通过静态代码扫描、安全测试用例及独立安全测试审计,保障代码质量与服务安全。第三方软件安全管理通过严格准入与广泛使用原则,确保开源与第三方软件安全。配置与变更管理通过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与变更控制流程,确保环境变更有序进行。安全批准上线通过安全与隐私合规清单,确保云服务符合各地法规与客户要求。
华为云运维安全方面,通过漏洞管理、安全事件管理与服务连续性保障,确保云服务稳定可靠。漏洞管理包括漏洞感知、响应与披露,通过CVSS评估严重性,并建立端到端的漏洞响应工单系统,确保漏洞及时修复。安全事件管理通过集中日志系统SecMaster,实现快速检测、影响范围确定、隔离与恢复。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包括事件发现、分级、调查分析、风险抑制与消除、通知报告及事件闭环与持续改进。服务连续性通过高可用基础设施、跨可用区容灾复制及服务连续性计划与测试,确保在灾难情况下服务不中断。
安全生态系统是华为云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云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融合、共赢的安全生态,与六类合作伙伴(联合解决方案、安全厂商、监管评估机构、安全标准组织、专业服务伙伴及安全协会)携手,为客户提供多场景、多维度的安全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生态能力标准、一致安全能力、一致安全体验、统一安全解决方案及统一安全运营,华为云与合作伙伴共同应对云安全威胁,推动安全产业升级。
白皮书系统展示了其在云安全领域的全面布局与深厚积累。通过技术、管理、组织与生态的协同,华为云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安全为基石的全栈防护体系,不仅保障了租户业务的安全可靠,也为全球云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华为云的安全实践为各行业上云提供了坚实保障,彰显了其作为全球领先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与担当。
下列文件已上传至
2025云安全白皮书.pdf
IDC:AI 原生云∕新型云厂商重构 Agentic 基础设施.pdf
云计算IaaS:AI成新增长极,驱动产业重构(2025).pdf
云网安融合新趋势.pptx
下列文件已上传至
LLM-WAF:大模型安全防护.pptx
OpenAI Atlas测试报告.pdf
机器学习与安全(电子书).pdf
大模型APP,AI时代第一个爆款.pdf
数读AI终端:体验视角下的下一代交互革命.pptx
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5年9月报告.pdf
智变基因:AI驱动的组织范式跃迁.pdf
2025母婴亲子行业AI应用情况分析报告.pdf
2024年国产AI芯片+处理器+存储器厂商调研分析报告.pdf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