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河北廊坊顺利召开。大会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联合主办。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河北省副省长赵大春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大会汇聚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代表,业内专家学者、相关企业、行业促进组织、金融机构负责同志等,现场参会代表超300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受邀出席,并发布由中国信通院独立承担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课题成果——《京津冀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为京津冀“六链五群”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指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区域,京津冀经过十年持续深耕,协同发展已取得瞩目成就。当前,三地正以“六链五群”为核心抓手,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区域深度融合,通过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与跨区域合作,加速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迈进。在此背景下,研制一套科学、系统的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六链五群”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京津冀三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信通院深入调研三地产业链群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区域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最终研究制定京津冀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其中,产业链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构成,聚焦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的关键环节;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包含“产业规模支撑力”、“协同发展聚合力”、“技术创新驱动力”、“先进制造竞争力”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全面覆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维度。
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构建完善产业集群图谱。包括研究特定产业集群的边界范围;梳理特定产业集群的企业名录,并绘制京津冀企业分布“热力图”;持续推进指标体系在各产业链、各产业集群的全面验证。二是搭建三地数据协同体系。包括加强京津冀三地数据采集机制设计;推动建立三地统一的数据统计口径与动态更新机制,探索制定产业集群的专项数据统计标准;搭建可服务于三地的数据协同体系。三是研制链群协同发展指数。包括组织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动指标体系权重分析,分区域、分批次建立面向特定产业链群的协同发展指数;推动协同发展指数的定期更新,并结合发展指数提供策略建议。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