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进展
2025年10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发布的《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PQFIF)中,正式将Naoris Protocol指定为金融业向抗量子密码学过渡的参考模型。这一举措将Naoris Protocol及其”Sub-Zero Layer”架构置于美国网络安全监管的核心,为金融基础设施应对量子计算威胁提供了官方认可的迁移路径参考。(The Blockbeats)
2025年10月8日,美国国防部门已就潜在的”Q-Day”(量子计算机破解现有密码之日)发出警报,时间可能在三年内。这凸显了量子威胁的紧迫性,并特别指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当前使用的ECDSA签名算法在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面前非常脆弱。(Blockchain news)
2025年10月13日,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发布《欧洲量子技术未来方向》报告。报告显示欧盟拥有全球32%的量子技术企业,在量子密钥分发领域以36%份额领先。然而欧盟全球量子专利占比仅6%,远低于中国(46%)和美国(23%)。为应对当前竞争格局,欧盟已通过量子技术旗舰计划投入超20亿欧元,并提出八大战略方向,包括加速技术转化、完善产业链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2025年10月20日,SEALSQ公司发布了名为Quantum Shield QS7001的芯片,这是直接在硬件中集成NIST后量子密码标准算法(ML-KEM和ML-DSA)的安全芯片。这种硬件级集成能提供比软件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安全性,为应对量子计算威胁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预计在2025年11月正式发布。(光子盒)
5.BTQ在Solana区块链实现后量子签名
2025年10月23日,IBTQ Technologies公司与Bonsol Labs合作,成功在Solana区块链上演示了符合NIST标准的后量子密码学签名验证。该演示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挑战,即后量子密码学(PQC)签名通常比区块链网络当前使用的ECDSA签名大50多倍。他们的方案利用Bonsol的可验证计算网络在链下执行计算密集型PQC操作,同时保持了网络的高速性能。(PR Newswire)
6.新加坡电信推出混合量子安全网络
新加坡电信于2025年10月推出东南亚混合量子安全网络。其核心创新在于将量子密钥分发(QKD)的物理安全性与后量子密码(PQC)的算法韧性相结合,构建了”双保险”的分层防御体系。该网络通过与Palo Alto Networks合作,以托管安全服务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可扩展的量子安全解决方案,标志着该地区对抗未来量子计算威胁的能力进入新阶段。(C114通信网)
国内进展
7.工商银行发布量子安全迁移路线图,构建金融业抗量子密码防护体系
2025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其抗量子密码迁移战略。文章指出,量子计算对现有金融密码体系构成根本性威胁。工行自2021年启动研究,已完成国际PQC算法验证,并在网络层、应用层开展试点。其迁移路径分两阶段:标准发布前夯实基础、建设敏捷加密服务;标准发布后统筹实施全域迁移,推动行业标准形成,为金融业构建量子安全防线提供实践范式。(金融电子化)
8.信通院发布抗量子密码迁移研究,提出通信网络PQC升级路径
中国信通院在2025年10月发表专题研究,系统分析了量子计算对通信网络安全的威胁。研究提出渐进式PQC引入策略,包括混合加密过渡方案和密码敏捷性设计,并详细阐述了PQC与传统通信协议的融合方案,为通信网络量子安全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9.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通信行业《抗量子密码迁移白皮书》,系统构建安全迁移路径
2025年10月,中国移动联合国家级机构、高校及产业链企业正式发布《抗量子密码迁移白皮书》。该白皮书创新提出”自主可控+弹性兼容”的抗量子安全韧性网络架构,确立五大核心技术路径,成为国内通信行业首部面向DICT系统落地的迁移实施指南,为未来十年通信网络安全演进提供系统性技术蓝图,标志着我国在应对量子威胁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中国日报网)
10.三未信安发布抗量子密码产品体系,加速布局PQC产业生态
2025年10月,三未信安宣布在抗量子密码领域取得全面进展。公司已完成从自研密码芯片到抗量子密码卡、密码机、安全网关等全系列产品布局,并对NIST标准算法及国内主流PQC算法进行了硬件优化。目前已在能源、电信、金融等重点行业开展应用试点,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白皮书编制,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抗量子密码防护体系,为各行业密码迁移保驾护航。(三未信安)
11.吉大正元推出集成PQC算法的”元密一体机”,实现密码产品向量子安全演进
2025年10月,吉大正元宣布其”元密一体机”已集成抗量子密码算法和量子随机数芯片,标志着密码产品正式从”安全”向”量子安全”迁移。作为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提供商,公司致力于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随机数等量子技术与经典密码技术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具备量子安全性的高性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已与行业头部公司形成多维度合作。(量子科技QTNEA)
12.国产后量子密码算法征集进入实施阶段,10月启动全球提案接收
2025年10月,我国新一代商用密码算法全球征集进入实质性阶段,正式开始接收公钥密码算法和密码杂凑算法提案,截止时间为2026年6月30日。此次征集强调算法原创性与知识产权开放共享,明确排除已国际标准化的算法,旨在构建自主可控的后量子密码体系。虽然比美国NIST标准进程晚近十年,但基于我国在金融领域密码迁移的成功经验,有望实现后发赶超。(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
13.中国移动10月启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成立量子生态联盟
2025年10月,中国移动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启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并成立量子生态联盟。试验网将实现跨域量子密钥协同调度,贯通百城量子通信网络,并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联盟联合中国电科、华为等十余家核心企业,将重点攻关量子密钥分发、抗量子密码算法等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打造标杆示范项目。(中国新闻网)
14.中国移动实现30公里量子通信技术突破,通量一体与量子密话验证成功
中国移动在安徽合肥相距30公里的站点间,成功验证”通量一体”传输及基于QKD的加密通话技术。”通量一体”通过将QKD板卡集成至光通信设备,实现量子信号与经典信号的共纤传输,显著降低量子网络部署成本。基于此技术,中国移动进一步实现了跨局点的量子加密通话,解决了会话密钥安全分发难题,增强了通信系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能力,为量子城域网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运营商财经网)
——— 往 期 推 荐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