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专栏:数据资产入表与定价
Theme Column:Data Asset Recognition and Pricing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在这一过程中,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其战略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重点探讨数据资产化的经济学理论困境,并试图通过构建一个跨学科的解决框架即“动态估值-产权分置-伦理协同”,来系统性地回应和解决估值失真、产权模糊以及治理低效等核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资产的价值生成主要依赖于网络效应和场景复用这两个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采用期权模型来量化其战略柔性。分析产权冲突问题的根源在于多主体贡献的不可分割性,而中国的“三权”分置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本土化实践的制度锚点,通过权利解耦来解决产权冲突。在伦理治理方面,需要转向一个“技术-制度-文化”协同的范式。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全球协同”的政策路径,旨在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数据资产 动态估值 产权冲突 伦理治理
奉国和,张芷欣,郑伟.数据资产化的核心问题:估值挑战、产权冲突与伦理治理[J].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5,44(10):16-22.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战略价值已从技术层面上升至国家竞争维度。数据规模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动能,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展开制度竞速,欧盟通过《数据法案》构建单一数据市场,美国依托《芯片与科学法案》强化数据技术霸权,中国则以“数据二十条”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然而,在化进程中,估值失真、产权模糊与伦理失序问题正成为阻碍全球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三重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致力于破解上述困境,核心研究内容包括:(1)价值重构,构建适应数据动态属性的估值框架,解决传统方法因忽视期权价值与网络效应导致的系统性低估;(2)权利均衡,在多元主体间配置数据权利,化解“数据垄断”与“数据孤岛”并存的产权悖论;(3)治理协同,设计机制,在促进数据流通的同时规避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负外部性。
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理论整合创新,提出“-产权分置-伦理协同”跨学科框架,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数据估值,构建包含基础价值、应用价值与期权价值的三阶段模型,并基于夏普利值模拟多方产权均衡。(2)实践范式创新,提炼中国特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路径,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一是通过“三权”分置理论优化数据产权配置,助力中国2025年建成国家数据交易所体系;二是构建可扩展的伦理治理工具箱,回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数据安全与流通”的战略要求;三是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数据博弈提供理论武器,破解“技术依赖-制度模仿-文化失语”的治理陷阱。
奉国和1,2 ,张芷欣1,2,郑伟3
(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3.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本文收录于《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5年10期!
点击杂志封面进入电子期刊专栏
👇⬇⬇⬇
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