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在北京邮电大学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北京邮电大学与天融信科技集团等单位联合承办,吸引了全国88所高校的350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作品赛经过两轮评审,从296支报名队伍中遴选出160支晋级决赛;对抗赛则有45支队伍展开实战角逐。
赛事创新采用“作品开发+攻防对抗”的双赛道模式,直击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前沿挑战。作品赛涵盖AI内生安全、AI应用安全和AI赋能安全等方向;对抗赛则聚焦垂直领域AI安全场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攻防对抗,提升参赛者对AI安全技术的掌握水平,并推动AI在政务、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安全应用。
经过激烈角逐,作品赛评选出一等奖32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45项;对抗赛评选出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8项,获奖成果集中展现了大学生在AI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潜力。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雄飞、天融信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李雪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能海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丁书林主持会议。
王金平会长指出,人工智能安全是技术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他强调,中国信息协会作为国家信息领域的行业组织,始终致力于推动信息科技与安全领域的融合发展,而举办本次竞赛,也正是协会搭建平台、培育人才、助力行业进步的具体行动。他对参赛学子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潜力给予高度评价,强调青年一代应当肩负起守护数字安全的重任,并呼吁以竞赛为纽带,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未来。
任雄飞副校长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变革但安全风险凸显,关乎国家安全稳定。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排头兵,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实力雄厚,已在AI安全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承办本次竞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本次竞赛是人才培养成果展示与深化产教融合的平台,展现了青年人才的潜力,学校也将以此次竞赛为起点,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培养体系,期待获奖选手持续探索,为守护网络安全、推动AI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安全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次竞赛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为培养既懂人工智能又懂网络安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李雪莹董事长提到,天融信自2014年起开展AI技术应用,如今已打造出安全垂域大模型“天问大模型”及系列AI安全产品,还积极推进智算业务在多行业落地。长期以来,公司始终秉持“融天下英才,筑可信网络”的理念,通过赛事支撑、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拓宽网络安全人才培训的广度与深度。目前,天融信已与40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完成200多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未来,她希望依托过往赛事组织经验,与各方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产教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俞能海教授则指出,人工智能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本次竞赛顺应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既能激发学子创新思维,也能锤炼其技术应用能力。他希望参赛学子珍惜竞赛成果、持续探索突破,高校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期待更多青年力量涌现,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网络强国建设注入动能。
赛事期间还举办了赛旗交接仪式,赛旗由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勇移交至下届承办方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建华手中,标志着2026赛季正式启动。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安全竞赛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大学生竞赛,旨在为选拔、推荐优秀人工智能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工智能安全技术水平、创新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推动我国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
★
★ ★ ★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