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500字,完整译文已上传至蓝军开源情报知识星球,请扫文末二维码加入星球免费下载2000+资料。如需购买更多精译报告及情报数据库,请联系微信:lanjunqingbao2081。
关键词:钢铁、硅、装甲编队、无人机
这是蓝军开源情报的第 407 期分享
编译 l 所长007
来源 l 蓝军开源情报(ID:Lanjunqingba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Lanjunqingbao2081)
一架无人机(一种巡导弹)与该营的人工智能瞄准系统相连,锁定了树线内人员的热信号,确认了战斗位置的存在。第二架配备先进成像系统和模式识别软件的无人机排队并确认了线导反坦克武器系统的存在。几秒钟后,敌方反坦克小组消失了。这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快速重复了十几次,因为侦察无人机实时将目标信息传达给其他巡到弹。另一架无人机投下诱饵电子发射器,模仿装甲编队机动到突破点,将敌方炮兵吸引到空地上。当敌方传感器锁定在欺骗点上时,真正的突破部队在烟雾和无人机的掩护下移动。温压弹药在布雷德利战车直接火力压制之前击中了敌方掩体和碉堡。在无人机实时信号的引导下,战斗工兵清理出一条穿过障碍带的安全通道。一个M1A2排向前推进,由徒步步兵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支援,对无人机识别的车辆位置进行同步射击。廉价小型无人机的使用降低了攻击直升机的脆弱性,这些无人机的目的是充当敌方防空系统的目标。
随着敌方阵地崩溃,该营的无人机深入下一阶段防线,为后续的进攻部队和远程精确火炮提供目标信息。营级侦察无人机在其投放点附近作业,其信号情报对战斗中的坦克手和步兵透明,有助于照亮敌方旅和师级指挥部节点。有关指挥和控制位置的信息无缝传输至联合目标工作组,并由空基和海基远程精确打击弹药提供支援。不到一小时,“洛基”特遣队就击溃了层层防御,没有一辆车辆盲目越过出发线。无人机不仅支援突破口,还塑造、清理并保护了突破口。
2022 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后,一些观察家对坦克的战场实用性提出了质疑。然而三年半过去了,即使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坦克仍然顽强地成为战争的一部分。乌克兰东部战场是研究现代战争经济学的绝佳案例。乌克兰军方很乐意用价值数千美元的无人机换取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装甲系统。因此,今天的装甲部队非但没有被反坦克武器和无人机的扩散所淘汰,反而必须适应并克服这些新挑战。事实证明,有关坦克消亡的报道被大大夸大了——但只有能够解决将坦克与尖端技术协同作战难题的军队,这种情况才会持续下去。
上述虚构场景有助于阐明这种协同作战将如何进行。毫无疑问,坦克和装甲战车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存力、机动性和火力。然而,随着战争迷雾在充斥着反装甲威胁、巡导弹和远程火力的环境中愈发浓厚,即使是最强大的装甲部队也有可能成为易受攻击的目标。为了生存和称霸,装甲编队必须不断发展。不是用更便宜、更易消耗的系统取代坦克,而是通过有人-无人协同将两者融合。这一当务之急关乎生存力、杀伤力,并提高装甲编队的作战节奏,以确保坦克指挥官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比敌人更快地进行观察、射击和机动。将无人机与装甲编队协同作战不再是奢侈的或科学项目,而是在21世纪的冲突中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装甲部队面临的长期挑战之一是地形遮挡其视线。排长在翻越山脊时,其决策完全依赖于其光学仪器和视线。无人机,即使是从炮塔架上发射的四旋翼无人机,也可以进行越山侦察,而不会将作战车辆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在战术和战役层面运行的更大型无人机可以在首次接触之前就识别敌方位置和机动走廊,从而进一步扩大侦察范围。这种垂直态势感知并非抽象概念。在乌克兰,商用无人机在目标定位和打击后即时战损评估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战术效果。想象一下,一个合成营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用于接入其战斗管理系统的无人机做些什么。
现代反坦克导弹、火炮和巡导弹使装甲部队盲目集结或推进变得十分危险。配备西方武器的乌克兰旅在 2023 年发动的夏季攻势就是一个有力的案例。无人机可以在感知和打击方面实现防区外作战。通过首先将无人系统推进到争夺区域,装甲部队可以保存战斗力并选择何时何地作战。这在纵深区域尤为重要,因为传统骑兵编队的侦察变得越来越危险。通过使用无人机探测这些区域,装甲部队可以在投入兵力之前绘制威胁范围图、发现敌人集中情况并塑造战场。这为精确射击和同步机动创造了机会,而这正是多域作战的核心原则。
无人机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也能提高作战精度。目标捕获不再仅仅依赖于地面观察员或前方侦察兵。配备先进传感器、激光指示器和人工智能目标识别系统的无人机能够比人类侦察兵更快地识别和指定目标。当与远程精确火力或巡导弹配合使用时,无人机将成为力量倍增器。它们使装甲部队能够充当侦察兵和终结者。想象一下,一位M1A2坦克指挥官使用小型无人机探测到一支机械化纵队,立即呼叫HIMARS火箭炮进行火力打击,并在敌军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击中他们之前就绕过残骸。这种杀伤链不再是假设。美国陆军的“融合项目”和“下一代作战车辆”计划等实验正在证明,集成传感器、人工智能和火力可以将决策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几秒钟。无人机是其中的核心。
无人机并不能取代经验丰富的坦克指挥官的判断力或侦察排的适应能力,而是增强它。未来不是机器人取代人类,而是机器人扩展人类的视野、降低风险和加速决策。团队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共置办公,还需要集成网络、可互操作的控制系统和共享培训。车辆乘员必须接受飞行、作战和解读无人机数据的训练,这是他们的第二天性。无人机控制台必须内置在未来的装甲车辆中,而不是事后才加上去。部队必须将无人机操作纳入他们的作战演习中。突破或攻击应该自动包括无人机监视。有意识的防御应该假设持续的空中侦察。领导者必须习惯根据无人机反馈做出决策,信任他们的传感器就像信任他们的侦察兵一样。无人机何时会被纳入专业士兵或步兵徽章测试?哪个装甲旅战斗队将在其支线行动中率先使用无人机?尽管无人机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前景光明,但仍存在一些必须克服的作战和体制挑战。这些障碍并非不可克服,但需要深思熟虑的设计选择、领导层的支持以及在条令、组织、训练、物资、领导、人员、设施和政策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在同等实力的战斗中,无人机无法在严苛的条件下作战。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干扰表明,即使是商用无人机也可能因电子战而失效。为了缓解这种情况,陆军必须部署配备安全、低截获概率通信、机载自主应对链路丢失情况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的无人机。空域冲突的化解是另一个挑战。在快速移动的战斗中,尤其是在炮兵和旋翼机附近,无人机存在误伤或干扰火力的风险。这要求无人机更紧密地融入数字火力网络和标准化战术空域控制措施。打破指挥供应纪律的惯例,无人机在训练和战斗中必须被视为消耗品。它们会坠毁、卡住,并且需要频繁更换。装甲编队必须像对待弹药一样对待无人机,这是一种必不可少且可补充的资产。保障系统必须包含备件、电池以及在维护范围内训练有素的无人机技术人员。
或许最重要的机遇在于将装甲无人机作战与更广泛的联合杀伤链连接起来。无人机不仅必须与连级和营级指挥官共享其所见信息,还必须向空中、海上、网络和太空资产提供数据。同样,它们还必须能够从联合火力小组和战区级情报融合中心执行任务。这需要联合互操作性标准、共享数据协议和联合训练。陆军无人机操作员应定期与空军联合终端攻击控制系统 (JTAC)、海军水面火力控制员和网络支援小组一起训练——因为多域协同不能等到战时。最后,制度惯性可能是最艰巨的挑战。装甲部队的领导者必须将无人机视为其编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视为外部推动因素。条令、战地手册和领导者发展课程必须不断发展,以反映未来每辆装甲车辆都成为传感器网络的一部分,并且每个机动决策都基于持续的空中数据。
装甲部队依然是陆战决胜的基石。但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先见之明、先发制人、先决胜负的人,只有那些配备全集成无人机的装甲编队才能更好地保持其作为决战力量的地位。这不仅能让装甲部队以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姿态和更强的生存力行动,而且将其与梯队无人机协同作战,还能使其无缝融入联合部队及其杀伤网络。我们不应等到下一场战争才吸取这一教训。现在正是钢铁与硅结合的最佳时机。
👇👇
👇👇景》
👇👇
原价999元! 星球试运营期间199元! 试运营结束,恢复原价!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