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在长沙举行。大会正式发布了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并举办开源鸿蒙具身智能PMC(项目管理委员会)(筹)启动孵化仪式。作为开源鸿蒙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智元机器人参与筹建,其自主研发的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 ——灵渠OS,将与OpenHarmony生态深度协同,以“硬件实践+系统生态” 与开源鸿蒙在机器人领域进行技术演进与生态落地探索。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
有记者提到,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很多民营企业都很关注这一政策对自身发展有哪些影响。请问《意见》中有哪些值得民营企业关注的政策举措?
李超对此表示,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人工智能+”行动都离不开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也将为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和广阔的机遇。不少民营企业抢抓人工智能赛道,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树东团队等,在干旱半干旱流域饲草种植发展潜力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套人工智能与遥感融合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典型区域,实现了公里尺度最优饲草带精准识别。这一成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粮草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与可操作的决策工具。
9月28日,南京市栖霞人工智能产业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大会举行。会上,全球首个千亿级参数国产化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全国首个电梯行业大模型“灵极”、招投标大模型“云笈2.0”等多项人工智能成果集中亮相。
近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消息,广西成功设立了预期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据介绍,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新质生产力建设方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北斗遥感、AI芯片、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等前沿领域,采用“子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其中不低于80%资金用于投资子基金项目,不超过20%用于直接投资创新企业项目,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场景落地,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9月29日,海天瑞声在互动平台上表示,阿里巴巴是公司合作超过十年的重要头部客户。长期以来,公司持续为其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提供专业的训练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近年来,阿里巴巴持续推进其AI战略,显著加大了对高质量、多语种训练数据的投入需求。公司凭借在多语种数据资源、专业化数据处理技术及高标准质量体系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其重要的数据供应商。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身智能行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商业化落地的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尽管技术已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内取得突破,但如何将这些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应用于实际场景并实现盈利,仍是关键挑战。
机器人9月29日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并于近期发布了新松智能类人双臂平台、“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松行”双足人形机器人产品,可用于工业制造、社会服务、家庭陪伴等领域。公司密切关注重大前沿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实际应用情况以及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业务合作机会。
记者近日从杭州高新区(滨江)获悉,该区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相关单位日前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计划联合开发集成自主导航、多模态环境感知、气体检测、应急响应等核心功能的矿山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信息,为煤矿安全生产装上“智能大脑”与“敏锐前哨”。
签约仪式上,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矿用多足特种机器人联合研究室共建协议。同时,三方与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开发矿山具身智能框架协议。两份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一个集技术研发、中试转化、场景应用于一体的矿山智能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报道,沃尔玛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道格·麦克米伦本周说:“很显然,人工智能真的会改变所有工作。”这是迄今为止大公司CEO对人工智能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做出的最尖锐的评估之一。
报道称,他的言论反映出,短短几个月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人力成本问题,企业领袖的论调已发生迅速转变。包括福特、摩根大通和亚马逊在内的企业已直言不讳地预测,人工智能将导致岗位减少。一些企业还建议其他雇主帮助员工做好准备,迎接变革。
记者9月28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羊业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榆林羊产业博览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玉林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苏武智慧养羊大模型V1.0(以下简称“苏武大模型”)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覆盖全品类、全链条的羊产业垂直大模型。
9月28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考拉悠然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悠然无界大模型BLM-1.0”完成迭代升级并正式全面开源。与此同时,基于该模型的UU Holo Glass O1 AR工业眼镜也同步发布。
9月28日,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综合垂直大模型“鲲鹏矩阵”在湛江正式发布。
“鲲鹏矩阵”构建了从底层算力支撑、数据资源整合到大模型能力建设、上层智能应用集成的全链条智能化工作体系。相比通用大模型,“鲲鹏矩阵”更贴合司法行政工作的专业特性,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智能应用中“泛而不精”的问题。它基于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架构,深度融合法律法规、业务流程与AI技术,通过海量司法行政专属数据进行定向微调,显著提升了专业场景下的精准化水平。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9月27日至28日在浙江宁波举办,大会发布了《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报告》,并发布中国首个针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智冶大模型。智冶大模型可以让人工智能(AI)读懂工业语言,拥有冶金思维,精准调控生产全流程,实现大模型从“能聊”到“能做”的具身智控工业应用新范式。
美国高通公司近日在夏威夷州毛伊岛举行年度骁龙技术峰会。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提出了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安蒙说,这六大趋势包括:用户界面将以人为核心,并在端侧实现本地化处理;用户体验正从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向以人工智能体为核心转型;计算架构迎来新变革;AI模型呈现混合化发展趋势;边缘侧数据相关性日益增强;6G将成为云端与边缘之间的重要连接桥梁,助力构建具备感知能力的智能网络。
经济日报报道:由智利国家人工智能中心牵头,巴西深度参与,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等国共同参与研发的Latam-GPT测试版将于10月份发布。作为首款主要针对拉美历史、文化及语言多样性设计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其问世备受瞩目。
当前主流语言模型大多基于英语语料构建,对非英语使用人群的需求考虑不足,导致其在处理高度本地化问题时表现欠佳。这也使得占全球人口超过8%的拉美地区难以充分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在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发布“2025人工智能产业十大关键词”,并解读十大关键词反映出的新热点、新趋势。
智探AI应用交流群,有兴趣的朋友请添加群主:cosmic-walker 备注:公司+姓名+职务+AI入群。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