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这一革命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近年来,“量子优越性 ”的演示、量子硬件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算法研究的突破,不断点燃着我们对未来应用的无限憧憬。然而,通往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上,量子比特的稳定性、纠错技术的复杂性、规模化集成的挑战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验证,依然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障碍。本次技术论坛将聚焦这一核心问题:量子计算距离真正的实用化究竟还有多远? 我们邀请到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顶尖学者、前沿研发专家,探讨量子计算走向实用化的进展、核心瓶颈与可行路径。
论坛安排
📍论坛名称:
量子计算:实用在即,还是遥不可及?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基于玻色模式的量子信息处理 | 孙麓岩 | 清华大学 |
2 | 光量子芯片—从单元器件到大规模集成 | 任希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量子搜索算法 | 孙晓明 | |
4 | 推动量子计算走进实际化学体系模拟 | 李震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Panel环节 | 孙麓岩 | 清华大学 | |
任希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孙晓明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
李震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项金根 | 量旋科技 |
论坛主席
李绿周
CCF杰出会员、量子计算专委副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量子计算与软件研究所所长;CCF量子计算专委副主任、理论专委常委、杰出演讲者。主要研究兴趣为量子计算理论,聚焦于量子算法研究,在IEEE TIT、IANDC、SODA、ICALP等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广东省杰青、广东省量子科学战略专项等项目支持。
论坛共同主席
郑盛根
CCF杰出会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研究员
CCF量子计算专委常委、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量子计算,EDA逻辑综合,理论计算机科学等研究。2015年与Ambainis一起合作证明了精确量子查询算法几乎对所有的布尔函数都有优势,解决了量子查询领域里一个十几年来的公开问题。在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PJ Quantum Information,ICCAD,DATE,QIP,AAAI等SCI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六十多篇。郑盛根作为本地主席成功举办了第23届量子信息处理国际会议(QIP'2020)。
论坛讲者
孙麓岩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在美国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来到耶鲁大学,开始基于超导电路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2013年加入清华大学,组建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继续从事超导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量子反馈、量子纠错、量子控制和量子精密测量等。承担科技创新2030课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
题目:基于玻色模式的量子信息处理
摘要:玻色模式是最基本的物理系统之一,可基于多种自由度实现并具备很好可扩展性。其天然无限维的希尔伯特空间为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独特优势:无需引入额外噪声通道即可实现冗余量子编码,显著降低了量子纠错的硬件开销,同时提升了逻辑量子比特的可控性。这些特性使玻色模式成为量子计算、通信、模拟和计量应用中极具潜力的平台。本次报告中,我将介绍我们在玻色子量子纠错方面的实验进展,包括突破量子纠错的盈亏平衡点,以及实现受量子纠错保护的量子纠缠。此外,我还将展示我们近期在扩展系统规模实现分布式量子计算以及量子精密测量方面的最新成果。
任希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CCF量子计算专委执行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基金委杰青,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光量子芯片和量子微纳光学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担任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安徽省光学学会微纳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获得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光学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等荣誉。
报告题目:光量子芯片—从单元器件到大规模集成
报告摘要:光学在量子信息研究中一直占着重要地位。光子芯片结构具有尺寸小、能耗低、可集成、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将其引入量子信息领域,可以解决平台量子光学系统在可扩展性、模式匹配、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我们致力于将量子纠缠态制备、操纵和测量集成于同一块光芯片上,开发其在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和量子精密测量方面的应用。本报告将介绍我们最近在集成光量子芯片方面的进展,包括基于二阶、三阶非线性的集成量子光源、高集成度量子逻辑门以及片间互联等方面的工作。
孙晓明
CCF会士、量子计算专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量子计算与算法理论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算法与计算复杂性、量子计算等,曾获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等。目前担任CCF量子计算专委主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软件学报》、《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FCS》等期刊编委,国际学术会议COCOON steering committee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主任。
报告题目:量子搜索算法
报告摘要: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计算范式,已在多个计算问题上展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计算潜力。搜索技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是计算机领域最重要的算法设计框架之一。Grover所提出的量子搜索算法能够在无序数据库中实现平方级加速的搜索效率。在这一报告中我们将简要回顾Grover量子算法,并汇报我们最近在精确量子搜索、有先验知识的量子搜索、基于量子游走的搜索等方面的一些工作进展。
李震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
CCF量子计算专委执行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和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近年来在面向电子结构问题的量子算法发展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在包括Nature、JACS、PRL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引用万余次。
报告题目:推动量子计算走进实际化学体系模拟
报告摘要:量子计算正在引发计算机科学的革命。本次演讲将关注如何以量子计算方式进行化学体系模拟。我们开发了名为“量子平方”的软件,并在此平台上开发了多种量子算法。考虑到目前量子硬件受到噪声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仅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采样。利用采样结果对基于transformer架构神经网络多体波函数进行预训练,从而实现高效的变分优化。最终获得一些之前无法处理的实际化学体系的高精度能量。相关研究为化学体系高精度模拟提供了新的途径。
嘉宾
项金根
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和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工信部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理事,深圳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量子信息专委会主任。2018年,带领来自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滑铁卢大学以及华盛顿大学的量子计算专家团队创办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量子计算的产业化和普惠化。在此期间,荣获2021年第三届“深圳青年创业年度风云人物”提名奖、2022年福田英才荟高新企业人才奖、2020年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CNCC2025
CNCC2025将于10月22-25日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将在往年多样化主题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基础-前沿-未来”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不同背景参会者的需求,构建从知识获取到创新激发的完整路径,打造系统化、进阶式的参会体验。重点设置9大主题板块,每个主题板块的专题论坛由三大核心模块组成:面向前沿领域的体系性Tutorial、聚焦前沿突破的专题论坛以及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辨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