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Demo到实战,我们做到了什么?
书接上回,自从上一篇文章发布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建议。经过一个月的紧锣密鼓开发,Fly C2项目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三个核心问题已经全面解决:
✅ UI交互体验 ✅ 团队协作 ✅ 后渗透生态兼容
更重要的是,成功与CS Teamserver通信全面对接!前端展示的所有数据不再是静态Mock数据,而是真正的后端实时回传数据。
一、三大痛点的解决方案落地
1.1 UI交互体验:1:1复刻CS客户端
我们选择了一条看似保守但实则最明智的道路——按照CS客户端进行1:1复刻。
为什么这么做?
• 降低学习成本:用户无需重新适应新界面,上手即用 • 便于团队协作:统一的操作习惯,减少沟通成本 • 经过实战验证:CS的界面设计经过多年实战打磨,已经被证明是高效的
更重要的是,界面功能同样支持通过CNA脚本插件自定义,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扩展界面。
目前已完成的界面模块
• 主界面布局 - 完全还原CS操作逻辑 • 脚本管理界面 - 支持CNA脚本加载/卸载 • Event Log - 实时事件日志记录 • Beacon Interface - 会话交互控制台 • 文件浏览器 - 远程文件系统管理 • 进程浏览器 - 目标主机进程管理 • 弹框系统 - 统一的交互反馈 • Teamserver连接界面 - 多服务器管理
待完成的界面模块
• 文件下载管理界面 • 脚本输出控制台 • 截屏管理界面 • 用户脚本文件管理 • 更多CNA脚本命令支持
1.2 团队协作:完全兼容CS协作逻辑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们没有选择重新发明轮子,而是完全保持与CS一致的协作逻辑:
• 多Teamserver连接支持 - 用户可同时连接多个服务器,在不同项目间快速切换 • 通信模式兼容CS - 底层协议完全兼容,无缝对接现有CS基础设施 • 协作机制一致 - 团队成员操作同步、日志共享、权限管理等逻辑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你的团队可以在零成本的情况下从CS迁移到Fly C2,不需要重新培训,不需要改变工作习惯。
1.3 后渗透生态兼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S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其丰富的后渗透生态。我们没有选择从零开始构建,而是直接兼容现有生态:
CNA脚本支持
• 脚本加载与卸载 • 自定义菜单和界面 • 脚本间通信机制
BOF执行能力
成功实现BOF(Beacon Object File)执行功能,这为后渗透提供了强大的扩展能力。
内存加载执行
使用runpe技术实现内存加载执行,已成功测试:
• frp - 内网穿透工具 • SharpHunter - 红队信息收集工具 • Everything - 文件快速检索 • 更多常用后渗透工具...
这意味着无需落地文件即可执行各类工具,大大提高了隐蔽性和安全性。
二、技术突破:真正的前后端联调
这一个月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与CS Teamserver的全面对接。
2.1 从静态到动态
上一版本的Demo中,所有数据都是硬编码的静态数据,只能展示界面效果。而现在:
• Beacon列表实时更新 - 新上线主机即时显示 • 文件浏览实时同步 - 远程文件系统变化即时反馈 • 进程列表动态刷新 - 目标主机进程状态实时监控 • Event Log实时推送 - 所有操作日志即时记录
2.2 通信协议兼容
通过逆向分析和协议适配,实现了与CS Teamserver的完全兼容通信:
• 支持标准CS认证流程 • 完全兼容数据包格式 • 支持大部分CS核心功能调用
这意味着Fly C2 Web前端理论上可以连接任何CS Teamserver,真正实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完美结合。
三、效果展示
• 多Teamserver管理:同一个Teamserver连接、关闭和刷新Teamserver连接 • Beacon交互:打开和关闭文件浏览器,进程浏览器、console、结束beacon、移除beacon • 脚本管理:加载插件、卸载插件 • 弹窗展示:设置note、sleep信息、设置代理 • console操作:命令补全、help基础命令、执行runpe命令 • eventlog操作:上线消息提醒、命令执行 • 文件浏览器:文件树与文件列表、输入框功能联动 • 进程列表:进程树与进程列表功能联动
整体使用体验已经非常接近原生CS客户端,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做了优化改进。
四、后续开发路线图
阶段一:完善Web前端
1. 完善CNA脚本解析器 - 支持更多脚本命令和语法 2. 补全剩余UI界面 - 文件下载、截屏管理、脚本控制台等
最终目标:Fly C2 Web前端完全替代CS客户端参与实战
阶段二:开发Fly Teamserver
1. 设计自有通信协议 - 在兼容CS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2. 实现核心服务端功能 - Beacon管理、任务调度、数据存储 3. 前后端联调测试 - 确保所有功能正常工作
最终目标:Fly C2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体系
阶段三:重构Fly Agent
去年虽然写过C语言版本的Agent,但存在明显问题:
• Windows和Linux分两个项目,代码复用率低 • 不支持macOS等其他平台 • 新功能添加困难
新版Agent采用Go语言重写:
• 真正的跨平台 - 一套代码支持Windows/Linux/macOS • 模块化设计 - 便于功能扩展和维护
阶段四:Beta版本发布
1. Bug修复与优化 - 解决测试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2. 性能调优 - 提升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3. Beta测试 - 邀请用户试用并收集反馈
阶段五:正式应用与定制开发
1. 团队从CS迁移到Fly C2 - 在真实项目中验证 2. 定制化功能开发 - 根据实战需求添加特色功能 3. 高级功能规划 - SaaS化部署、权限精细化控制等
五、时间规划
按照目前的开发进度:
• 阶段一 + 阶段二: 约1个月(2025年11月底完成) • 阶段三 + 阶段四: 约1个月(2025年12月底完成)
也就是说,Fly C2有希望在元旦前和大家见面!
六、写在最后
从最初的想法,到Agent适配CS协议,再到现在的全栈开发,Fly C2项目走过了曲折但坚定的道路。
这一个月的突破让我更加坚信:自研C2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真正落地的实战工具。我们不是要重新发明轮子,而是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你看好这个项目,欢迎点赞、转发!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私信交流!
让我们一起期待Fly C2的正式发布!
关注我们,获取Fly C2最新开发进展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