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文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 马宝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十五五”时期,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精准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持续筑牢稳发展、防风险的坚实屏障,以关键重点领域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政治保障
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一项点多线长面广的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障。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过程中的“定盘星”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国家发展和安全事业,始终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建议,科学审慎制定相关战略规划,高效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避免了促发展和保安全过程中的盲目性短视性行为,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效引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面对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抬头、外部遏制打压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广泛调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强劲动能。
锚定时代历史方位,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因此,锚定时代历史方位,精准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基点。一方面,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时代坐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但必须看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依然存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亟须提升,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另一方面,科学把握战略机遇和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窗口期,以及我国具备的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量子通信、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培育我国全球竞争新优势。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具有复杂性、系统性。比如,工业软件和高端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可能影响供应链安全,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就业结构性压力,等等。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实屏障
“十五五”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坚实屏障。针对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发展和安全方面出现的“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的问题,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着眼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科学把握时与势、危与机、破与立的辩证关系,把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过程。一是在宏观层面,要常观大势、善谋全局,基于重大风险演化总体形势做好战略统筹。运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综合研判能力,深化对重大风险演化和联动耦合规律性认识,基于重大风险演化总体形势可能存在的“最大假想敌”,科学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性规划,切实解决好“想不到”与“认不清”的问题。二是在中观层面,要深化制度改革,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度体系。围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基于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来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把“大安全”和“大应急”所涉及的要素范围进行极限拓展,围绕构建全主体、全过程、多灾种、全手段和跨地域的国家安全体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三是在微观层面,要排兵布阵、狠抓落实,统筹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各项工作。针对重大风险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和溢出性等特征,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密切关注风险形势演变,强化风险综合研判,动态调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安排,确保各类责任无缝衔接、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条战线密切协同,切实做到科学排兵布阵。
聚焦关键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和安全协同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的重要方法论。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要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切实增强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统筹推进各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强化科技安全能力建设,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补齐重要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效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关键领域的潜在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救援处置和物资保障制度体系,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合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欢迎关注《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官方抖音号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倾力推荐
“企业成长计划”
点击下图 了解详情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