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信息和通信安全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产业融合,2025年10月23日-25日,第22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CCICS 2025)在合肥顺利召开。会议由密码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合肥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极量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远江盛邦安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简称:CCICS)由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与多位专家于1999年联合发起,今年是第22届。自创办以来,CCICS始终是我国信息和通信安全领域权威性、前瞻性、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安全、抗量子密码等关键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探索信息和通信安全技术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来自全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信息和通信安全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等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冯登国院士在主持会议开幕时指出,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随着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信息和通信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如何快速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当前信息通信安全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不仅共同分享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技术应用前景,为行业搭建了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成果共享的高端平台。
潘建伟院士在会议致辞中,从国家战略高度解读了信息和通信安全的重要性,我国量子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他指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既为安全领域带来新机遇,也催生了新型安全风险,亟需学界与业界协同创新,构建技术、标准、治理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其致辞为本次会议划定了聚焦前沿、务实创新的研讨方向,殷切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探索量子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为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围绕量子密码基础设施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安全、可信通信、数字信任体系、密码检测技术、密码信息泄露分析、卫星互联网安全、抗量子签名设计、软件安全、车联网安全、密码通信等领域做报告,内容覆盖通信网络、新兴业态等多元应用场景。报告对各领域的发展形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探讨,梳理了当前信息和通信安全领域的技术痛点与实践难点,更凝聚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生态协同的发展共识,分享实践经验与技术探索,为行业未来研究与产业落地提供了重要发展思路。
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本次会议作为我国信息和通信安全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量子密码基础设施、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赋能密码攻防、抗量子密码等领域的领先成果,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了包括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在内的多领域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汇聚了行业智慧,必将为打造信息和通信安全领域创新生态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