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2017年该法实施以来的首次重大修改,旨在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进一步完善国家网络安全治理体系,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支撑。
修法背景
顺应时代趋势 强化安全屏障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现行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护各方主体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网络应用更加普及,日益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风险持续演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新的治理挑战,网络违法行为频发,亟需法律层面的制度回应。
本次修法聚焦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大对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进一步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修法亮点
聚焦AI治理 护航安全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技术,正深刻重塑人类社会。为统筹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此次修订新增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健康发展。国家支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这是我国首次在基础性法律中将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纳入统一框架,标志着网络安全法治进入“以安全护航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电信安全
筑牢安全底座 守护智惠未来
此次网络安全法的修订,是我国数字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作为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电信在企业“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中坚持绿色安全是底色,持续打造安全型企业,以扎实举措夯实网络安全根基。
应对AI时代安全挑战,中国电信安全公司作为中国电信打造安全型企业的核心力量,勇担网信安全与人工智能安全重任,以智能技术强化安全防护,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升级。
见微大模型安全护栏
为大模型应用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着力构建一站式大模型安全能力平台,重点打造三大核心能力:【大模型应用安全态势】精准感知、【大模型安全扫描器】高效检测、【大模型基础护栏】规范防护,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电信安全正式开源“见微”大模型基础护栏的提示注入攻击检测模块,成为首个聚焦中文场景的提示注入攻击检测开源方案。该模块聚焦输入侧攻击防控,具备三大核心技术亮点:(1)精准识别能力强,支持识别多类复杂提示注入策略;(2)深度适配信创生态,满足自主可控、安全合规的国产化需求;(3)评测表现领先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多个权威测试集中,关键指标全面超越ProtectAI、Meta开源护栏方案,优于英伟达及国内头部公有云厂商的商用产品,充分展现了电信安全在AI攻防对抗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
识别上方二维码获取
“见微大模型安全护栏”开源版
同步开源的“阡陌”评测数据集,是国内外首个聚焦中文场景的开源提示注入攻击数据集,有力补齐了产业在数据侧的长期短板。该数据集覆盖十余类典型攻击策略,并集成多种算法样本生成器,为中文大模型的安全评测与对抗训练提供高质量基础资源,填补了中文AI安全训练与评估体系的空白。
云脉SASE
构建新一代办公安全体系
面对企业网络边界模糊化、移动办公普及带来的安全挑战,云脉SASE建成国内首个基于零信任理念的运营商级SASE平台,具备独特云网融合能力。平台集成零信任访问控制(ZTNA)、数据防泄漏(XDLP)等核心技术,在文件级数据防护和应用级访问管控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近日,云脉SASE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4年版)》,获权威认可。
云脉SASE适用于多种业务场景,包括远程办公、远程访问敏感业务、终端统一管理、终端安全防护、统一身份管理等。产品服务于政务、教育、卫健、能源、工业等外部行业客户380余家,内部单位20余个,为企业客户提供移动数字化办公安全保障,大幅提升了云网边端协同的安全防护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整体防护水平。
天翼安全大脑
一体化守护企业数字化转型
天翼安全大脑是集本地安全防护与云端智能运营于一体的综合安全服务产品。依托运营商云网资源与AI能力,构建“端边网云”协同的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提供包括七层防护、安全组网、勒索病毒防护、失陷主机定位、恶意地址拦截和攻击阻断等能力,为企业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
通过本地与云端的高效联动,安全网关日志实时上传至云平台,依托智能AI分析技术与7×24小时人工远程运维,实现对安全事件的快速智能研判与响应,有效解决政企客户“最后一公里”的网络安全难题,切实为企业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
云堤·网站安全专家
引领Web防线新时代
云堤·网站安全专家(云WAF)以“零部署、全托管运营、智能防御”为核心,打造运营商级安全解决方案。在IDC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云Web应用防火墙市场份额,2024》报告中,中国电信首次参评即以11.9%的份额跃居市场前三,以“运营商级安全”领跑云防护新时代。
1)多引擎防护体系
采用“特征规则+AI模型+动态验证”多防护引擎架构,日均分析10亿+流量样本,通过AI模型持续优化攻击识别准确率,降低误报漏报率。
2)BOT与API深度防护
BOT动态防护:构建基于动态验证、动态令牌、动态混淆技术的动态BOT防护体系,有效提升了高阶自动化工具的识别能力;
API安全:通过自动发现API资产,识别API接口风险,并对API调用行为进行分析,确保API接口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3)AI大模型双向赋能
AI for Security:利用AI大模型预测攻击意图,自动生成防护规则,提升未知威胁捕获能力;
Security for AI:为AI大模型应用构建提示词注入、越狱攻击防护能力,护航企业智能化转型。
云猎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
开拓低空安全新格局
云猎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是由中国电信安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反无人机系列产品,创新将AI技术融入低空安全中,让低空侦测反制从独立的“个体”变为云网融合的“智体”,可智能研判限飞区,自主学习关键帧, AI自动降噪,锁定黑飞关键“源”。产品分为军民双用版本,便携式、固定式、车载式等多元化产品可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云猎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原生具备中国电信端、边、网、云的安全与架构,在“安全”为原则下,显著增强了对FPV无人机等复杂威胁的应对能力。“无安全,不低空”,中国电信云猎助力全行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低空安全新生态。
随着新法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电信安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强化技术突破、强化生态协同,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最可靠的数字安全运营商,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安全保障体系,为推动网络安全建设的贡献关键力量。
编辑:武云龙
校对:李雪、陈师慧
执行主编:田金英
主编:冯晓冬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