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2月3日,特朗普表态:希望确保获得乌克兰稀土矿的供应,以换取美国继续向该国提供援助。
2.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表示希望乌克兰提供价值5000亿美元稀土矿产以换取美国支持。
3.2025年2月19日,特朗普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访问基辅时受到了“相当粗鲁的对待”,乌克兰拒绝了一项稀土矿产交易,但他仍重启了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
4.2025年2月22日,特朗普在美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发表演讲时表示,要求从乌克兰获得稀土、石油和“任何我们能得到的东西”,以收回投入乌克兰的资金,并称“我认为我们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5.2025年2月25日,特朗普称基本上已经就矿产问题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6.2025年2月27日,特朗普表示与泽连斯基会面时,双方会就开发矿产和稀土协议进行会谈,同时会与泽连斯基签署协议,使美国成为开发乌克兰矿产、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合作伙伴。
7.2025年2月28日,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后不欢而散,特朗普后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声明称,他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会议,还表示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不尊重美国,他可以在准备好实现和平时再回来。
8.2025年3月4日,特朗普在对国会参众两院发表讲话时说,收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写给他的信函,泽连斯基在信中说,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尽早坐到谈判桌前,与美方一道实现俄乌持久和平,同时乌方已准备好“在任何(对美方)方便的时间”签署美乌矿产协议。不过,随后乌克兰方面澄清,泽连斯基并没有给特朗普写信,该“信件”内容来自泽连斯基的一则公开贴文。
9.2025年4月17日,特朗普表示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会于4月24日签署。
10.2025年4月30日,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美国在乌克兰的存在”将有利于乌克兰。同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称:“美乌矿产协议意味着美国从乌克兰获得的将比付出的多,会远远超过美国给乌克兰援助的3500亿美元。”
以上是美乌矿产协议谈判期间特朗普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美国在协议谈判中的立场和特朗普的一些考量。综合特朗普的言论来看,他追求的协议的核心目标是“乌克兰用自己的矿产等国家资源换取美国的军事援助”,所以媒体做出卖国的判断并非没有依据。
美乌关于矿产协议的谈判看起来像一场博弈,乌方的最关键的诉求有三点:第一是美方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第二,美方给乌方做出安全保障承诺;第二,美国继续给乌克兰提供武器。至于其它都是次要的。围绕这三项关键诉求,泽连斯基与美方博弈了近三个月,第三项诉求满足了,第一项和第二项诉求泡汤了。也就是说,美乌博弈乌方获得了三分之一的成功。
反观美国,从美国政府对美乌矿产协议谈判的唯一诉求“乌克兰用自己的矿产等国家资源换取美国的军事援助”看,美乌博弈美国取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
也就是说,这场表现为矿产协议谈判的美乌博弈美国获得了全胜,乌克兰呢?仅仅是满足了美国政府的诉求,是成功还是失败,请媒体朋友自行判断。如果说是失败,此失败等不等于卖国,也请媒体朋友们自行判断。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矿产协议的内容。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和乌克兰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美乌矿产协议”。根据乌方5月1日公布的协议内容,主要条款如下:
1.所有权与控制权:乌克兰拥有其领土和领海内所有资源的全部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自主决定资源开采地点,地下矿产明确归乌克兰所有。
2.平等伙伴关系:美乌按50:50的比例共同管理基金,双方无主导投票权。
3.国家财产保护:协议不涉及私有化进程或国有企业管理变动,如乌克兰石油和乌克兰能源等公司仍归国有。
4.无债务负担:未提及乌克兰对美国的债务义务,通过平等合作与投资提升两国经济潜力。
5.符合宪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协议符合乌克兰国家立法,不违反其国际义务,向全球释放与乌克兰长期合作可靠的信号。
6.基金资金来源:基金由关键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新许可证资金的50%填充,不包括已在进行项目的收入或预算收入。
7.立法变动适度:基金运作只需修改预算法,协议需经乌克兰最高拉达批准。
8.美国助力吸引投资与技术: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提供支持,吸引美国、欧盟及其他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国家的基金和公司的投资与技术。
9.税收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捐款在美国和乌克兰均不征税。美国向基金提供捐款,可能包括新援助,如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乌克兰通过新地块的新许可证新租金贡献50%的国家预算收入,必要时可额外捐款。
10.该基金将投资于采矿、石油天然气项目及相关基础设施或加工项目,美乌共同确定具体投资项目,预计前10年基金利润和收入全部投资于乌克兰的新项目或用于重建。
从字面看,的确没有过去报道中刺耳的词语。但前三条几乎是废话,它的作用是双向洗白,对美国而言洗白其殖民者的形象,对乌克兰而言洗白其卖国的形象,是说给其他人听的。矿产是乌克兰的,可是开采的收益却不是乌克兰的,而是共同基金会的,这才是关键。50:50说得好听,乌克兰掌控得了自己那50%吗?,美国有技术垄断和资本主导可凭借,乌克兰有什么?至于没有提到债务,特朗普那句“美乌矿产协议意味着美国从乌克兰获得的将比付出的多,会远远超过美国给乌克兰援助的3500亿美元。”不是做好的注脚吗?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对乌克兰的所谓军事援助都算着给基金注入资金,所以该协议没有必要再提援助产生的债务。而乌方却需要基金由关键材料以及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新许可证资金的50%填充到所谓共同基金会。
这让我想起当年赫鲁晓夫要和中国签署“共同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协议,这看起来很平等,为何中方一口拒绝呢?当时中国根本没有像样的海军也没有有关长波电台的任何技术力量,名义上的“联合”实际上中国没有任何控制权,等于把海洋主权和信息主权交到了苏联手里。
美乌最新矿产协议就是类似于遭到中国拒绝的那份建立“中苏联合舰队及共建长波电台”的协议。从美国角度来看,美国虽未直接获得乌克兰矿产所有权,但凭借技术垄断和资本主导,通过“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掌控了关键矿产开发的战略主导权,美国企业可通过长期开采权锁定未来收益。从乌克兰角度来看,协议规定乌克兰拥有矿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保持国有性质,且协议符合乌克兰宪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在表面上维护了乌克兰的主权和国际地位。但乌克兰在矿产开发上依赖美方技术和资金,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并且其40%的稀土矿藏位于俄控区,协议无法覆盖,东部矿产富集区被俄实际控制,协议还通过“开发权限制条款”变相承认了这一现状。
此外,从地区和国际格局角度来看,协议还是美国对俄罗斯释放的双重信号,一方面通过继续军援保持对俄施压,另一方面以矿产利益为筹码为未来美俄关系重置铺路,巩固了其“资源—军火—金融”三位一体的全球控制链。因此,美乌加强矿产合作,可能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强硬,导致地区局势更加紧张。协议还会引发欧盟不满,被欧盟视为“美国单边主义产物”,可能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产生冲击,影响欧洲的战略自主,延缓或阻碍乌克兰入盟进程。
总的来说,美乌矿产协议表面上是平等伙伴关系,但实际上美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乌克兰掉入被绝对控制的陷阱,同时该协议也对地区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泽连斯基不顾也顾不了这一切,他认为既然入不了北约,又得不到美国保障其安全的承诺,保住了美国持续军援也就等于把美国绑定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泽连斯基认为,有了美国军援,乌军就会满血复活,就会有底气和俄罗斯拼到底。我们看到,矿产协议签署后,泽连斯基表现得很狂,不仅一改前些日子说中国好话的态度恶声恶气地直接指责中国军援俄罗斯,还以“不保证俄罗斯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安全”相威胁,他准备届时对莫斯科红场阅兵进行恐怖袭击?泽连斯基会一会孤注一掷我们将继续观察。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泽连斯基同意签署的这份美乌矿产协议就是一份实质性的卖国协议,是一份用主权换军援的协议,协议的后果是使俄乌冲突长期化。除非特朗普真的可以恐吓住普京,否则结束俄乌冲突就是一句空话。
我说过,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是俄罗斯的是卖国,和美国政府签署矿产协议也是卖国,这话在矿产协议签订后的今天仍然有效。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一起网聚智慧、网聚人气、网聚力量。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