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AI 2025
在ISC.AI 2025未来峰会的主题演讲上,华为ICT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副总裁史振钰提出 “韧性智能体” 理念。基于 RAMS(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afety) 四维评估体系,推荐互联网韧性基础设施多算力目标解决方案架构,为智能体应用的高可靠性落地提供核心支撑。史振钰呼吁,共建韧性智能体生态,共筑可持续、可信赖的 AI 生产力未来,加速人工智能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华为ICT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
副总裁史振钰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精华
AI技术大爆炸:
从“答得妙”向“靠得住”跃迁
当前,互联网行业正见证AI能力的飞速跃迁:从ToC端的聪明问答、庞大的代码智能体投入实际业务,到各类通用智能体层出不穷。这股 AI发展浪潮已从实验室逐步奔向现实世界,AI Agent 技术正处在 “技术大爆炸期”。
我们正经历 AI 跃迁的三个阶段,而可靠性始终是其生命线:
第一阶段(辅助办公): AI处理文档、邮件、纪要,偶有错误可容忍。
第二阶段(参与开发): AI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管理设施,错误代价明显上升,但仍可控。
第三阶段(工业生产): AI作为 “产业大脑” 深度融入自动办公、智能制造等核心流程,其可靠性已超越技术指标,直接关乎生产安全与企业存亡。
如今,我们已踏入 AI 的第三阶段,它深度参与工业生产与自动办公,成为产业运行的 “大脑”。这意味着 AI 的可靠性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指标,而是影响生产乃至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这种转变是 AI 应用走深向实的必经之路,用户对 AI 的要求也从 “答得妙” 转向 “靠得住”。要实现这一跨越,需直面错误复合的指数陷阱:在一个包含20个步骤的流程中,即使单步成功率达95%,整体成功率也仅为36%;若单步成功率提升至99%,经过20步后,整体成功率也只能达到82%,远低于工业生产所需高标准。因此,让 AI 进入生产系统,必须深入场景细节,从业务架构到技术指标设定标准,确保满足生产所需的高可靠性,让企业运转得踏实安稳。
RAMS四维防线
构筑韧性智能体
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华为结合全球化多行业的实践积累,通过“韧性智能体”理念,并构建RAMS四维评估体系,为互联网行业智能化提供可靠性保障。
1
可靠性(Reliability)变革:从“三个9”到“六个9”,守护系统全程在线。借鉴十年智慧城市项目经验,我们采用“多智能体并行” 架构突破可靠性瓶颈。华为384超节点赋能各个“专家智能体”,实现算力无短板,将传统智能体串联转为并行协作,通过冗余设计显著提升整体输出可靠性。
2
可用性(Availability)跃升:让每一分硬件资源都物尽其用,性能最大化。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8月5日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主题演讲中宣布,华为昇腾硬件使能CANN全面开源开放,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全面开源,支持用户自主的深度挖潜和自定义开发,加速广大开发者的创新步伐,让昇腾更好用、更易用。
3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飞跃:故障自愈,快速恢复,消除人为等待。华为采用ASON网络架构,将数据中心间主干光纤中断的恢复时间从数分钟缩短至50毫秒,实现故障的极速响应和自愈。这一创新使AI智能体真正实现"永远在线"。
4
安全性(Safety)基石:全链路防护,保障智能体生态安全和业务安全。企业接入大模型,安全是 “高压线”。华为AI网络融合SASE架构,为本地及远程全场景提供一体化防护,实现威胁检出率大幅提升、误报率显著下降、响应进入毫秒级。更重要的是,AI安全能力随持续运转与实践不断自我学习进化,愈发智能精准。
共建韧性智能体,
共筑 AI 生产力
AI 智能体要担起生产力的大任,从实验级迈向工业级,每一项技术决策关乎系统韧性,每一行代码承载用户信任,每一次部署都是对未来负责。让我们携手同行,构建真正韧性的智能体系统,让 AI 既承载当下生产之重,亦支撑产业迈向壮阔远方。
往期推荐
ISC.AI 2025在京开幕:开启智能化时代全球发展新纪元
开启智能化时代新篇章!ISC.AI 2025未来峰会顺利召开
AI、安全双域创新动力奔涌,ISC.AI 2025创新独角兽沙盒大赛战报出炉
周鸿祎亮相ISC.AI学苑“红衣课堂”谈人工智能发展:智能体将引领产业变革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