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若文章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过去几个月,几乎所有人都在预测:软件工程即将被 AI 完全取代。但我看到的迹象恰恰相反——AI 让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变得更加重要,而不是可有可无。对创业公司来说,吸引顶尖工程师的重要性,远胜于拥有一个“好点子”。最终决定成败的,是人,而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一点尤为真实。行业中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每一家成功的安全公司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软件工程师。无论是 Palo Alto、Zscaler、CrowdStrike 还是 Cloudflare,这些公司都有那些未必担任 CTO、却构思、架构并搭建起核心平台的人。我很清楚,当安全从业者听到“软件工程师将定义安全的未来”这句话时,往往会立即产生怀疑——毕竟,这个想法在过去似乎并不奏效。“左移安全(shift left)”的理念,除了在极少数技术成熟、工程文化深厚的公司中落地,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告终;即便在那些领先企业,现实也远不如安全大会上的演讲那般理想。指望软件工程师主动投身安全工作,这一想法充其量是过于乐观,更现实的说法,或许是种美好的幻觉。我真正想谈的,是软件工程师在整个安全产业方向上所扮演的角色。在所有关于“AI 让开发者生成了更多漏洞代码”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正是这些软件工程师,也在创造决定安全未来的解决方案。如果你认同 CrowdStrike、Palo Alto、Wiz、Zscaler 等公司在解决企业安全问题上确实做出了成绩,那么也必须承认,这些公司大多并非由一群“安全工程师”构建起来的。当然,总有人会指出安全厂商并未让世界真正更安全——但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我们至少可以同意,卸载防病毒软件、用一个密码代替密码管理器,并不会让安全变得更好。创始人和 CEO 往往被赞誉为拥有远见与执行力,但真正让愿景落地的,是那些工程师。在我看来,他们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想要致敬的人。让我着迷的是,全球最顶尖的安全公司背后,那些真正的技术天才,大多无人识得。比如 Palo Alto Networks 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架构师毛宇明。他曾任 Juniper Networks 首席架构师与杰出工程师——通过NetScreen并购加入,但在互联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他与 Nir、毛毓明一同主导了 Palo Alto 的核心创新:应用识别与威胁引擎(appID/threat engines)的构思、架构与实现。令人惊叹的是,Palo Alto 创立初期,几位中国工程师在技术上扮演了关键角色,但他们的名字却几乎消失在历史里。同样,大多数安全行业的人也未曾听过Alex Ionescu——CrowdStrike 的首席架构师与端点工程副总裁。这位真正的技术中枢人物,是 Falcon 平台得以诞生的关键。早期员工都清楚,没有 Alex,就没有今天的 CrowdStrike。他在 2021 年离开公司,而在 2025 年初重返——显然并非巧合,尤其考虑到公司在他回归前几个月经历的风波。再看全球最具价值的安全公司之一——Zscaler。联合创始人Kailash Kailash同样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信息相对更多,因为 CEO Jay Chaudhry 从不吝于将技术功劳归于他。Kailash 回忆起 Zscaler(最初名为SafeChannel)的起点时曾说:“那是在 Jay 家中共进晚餐时,他首次提出构建云安全平台的想法。交谈之后我深信这就是未来,但技术实现极其困难,从未有人做到过。经过四个月的开发、讨论与反复试验,我们终于找到了可行的方案。”
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关于Cloudflare。如今人们熟知的是 CEO Matthew Prince与总裁Michelle Zatlyn,但 Cloudflare 实际上有三位联合创始人。第三位——Lee Holloway,这位架构平台、组建早期技术团队的天才工程师,于 2015 年因患上罕见的早发性痴呆而不得不离开公司,当时他年仅 36 岁。Wired 曾报道过他的故事(附有一段两分钟的视频),但因其过于悲伤,很少有人再提起。这些故事共同说明了一个核心观点:每一家伟大的安全公司,背后都有卓越的工程师在支撑。有时他们是创始人本人,但更多时候,他们只是默默无闻的构建者。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可以确定——每个平台背后,总有一群这样的人,让愿景成为现实。以色列的成功,源于他们拥有一批真正懂安全的软件工程师过去几年,以色列的安全生态高速崛起,原因很多——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敢于冒险的文化、以及能带来实际价值的资本力量。但我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以色列拥有庞大而独特的软件工程师群体,他们既懂技术架构,又深谙安全本质。从绝对人数来看,美国的安全人才远超以色列,这符合人口规模的逻辑。但在美国,真正同时具备以下三种特质的软件工程师却极为稀少:1.拥有扎实的软件工程背景,并有构建用户产品的经验;在美国,安全工程师数量众多,他们擅长自动化脚本、系统集成,甚至能开发一些内部工具。产品开发是一门完全不同的学问——它要求以系统、规模、与用户体验为核心去思考,而不仅仅是功能实现。产品工程意味着要懂得如何设计可靠性、性能、用户引导与长期维护。它关注的不是为团队解决一次性问题,而是为成千上万家架构各异、约束不同的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要求在创造力与严谨性之间取得平衡——安全只是起点,产品化才是让安全真正落地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所有成功的安全公司,都既需要安全领域专家,也需要顶尖的软件工程师。前者确保产品解决正确的问题;后者让这些知识转化为可扩展的产品与平台。创业环境则要求另一种能力——知道该在哪些地方“取舍”。在创业公司,速度与规模是永恒的矛盾。若没有足够快的迭代,规模就永远不会出现。因此,有创业经验的工程师往往更懂得如何在不完美中前进。在美国,许多优秀的“懂安全”的工程师供职于微软、谷歌、AWS、思科,或政府机构如 NSA。但在大型企业中取得成功的特质,与在创业公司从零构建产品的特质截然不同。一个在大公司工作十年的人,未必能迅速适应初创团队的节奏与资源约束。安全当然可以被视为一个行业领域(domain),但它需要更深层的好奇心与钻研精神。缺乏这种兴趣的工程师,即使再聪明,也难以在安全产品中走得更远。以色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持续培养出兼具产品工程能力、创业经验与安全热情的软件工程师。而若想复制以色列的成功,我们必须先复制这一结构性的“人才模型”。作为一家早期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近来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招聘优秀工程师上——也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在 AI 时代,“优秀的工程能力”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看到一些公司尝试用 AI 取代工程师时,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却坚定地押注在另一个方向:真正的突破不会来自 AI 本身,而会来自那些懂得如何利用 AI 让自己更强的工程师。在 2025 年,这样的想法竟然被视为“逆向思维”,这让我既惊讶又感慨。对安全行业的朋友(无论是 CISO 还是安全工程师),我想传达的信息很简单:软件开发者不仅是在引入漏洞——他们正在、并将继续塑造这个行业的未来。无论是端点安全还是云安全,每一次真正的技术跃迁,背后都是软件工程师把宏大的愿景变成了可用的产品。对创业者而言,结论也同样明确:AI 是工程师的工具,而不是他们的替代品。去招最优秀的工程师,给他们充分的空间与资源——自主权、支持、认可,以及与聪明人共事的环境。当然,提供先进的 AI 工具固然重要,但同样(甚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真正的“主人翁感”,并确保他们的成果被看到、被回报。最后,如果你是一位对安全充满热情或好奇的工程师,或者想投身那些真正困难但有意义的技术问题,我很希望能与你取得联系。不仅因为我们正在招人,更因为我知道,还有许多创始人,都在寻找像你这样的“构建者”。https://ventureinsecurity.net/p/behind-every-successful-security关注「安全喵喵站」,后台回复关键词【报告】,即可获取网安行业研究报告精彩内容合集:《网安供应链厂商成分分析及国产化替代指南》,《网安新兴赛道厂商速查指南》,《2023中国威胁情报订阅市场分析报告》,《网安初创天使投资态势报告》,《全球网络安全创业加速器调研报告》,《网安创业生态图》,《網安新興賽道廠商速查指南·港澳版》,《台湾资安市场地图》,《全球网络安全全景图》,《全球独角兽俱乐部行业全景图》,《全球网络安全创业生态图》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https://ZhouSa.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