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安全牛《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迎来第十二次迭代发布。本次全景图研究工作于2025年1月正式启动,历时4个月,共收到350多家国内安全厂商近3000项申报,实际收录311家厂商、2223项二级细分领域(包含部分往年已收录项目)。
第十二版全景图研究说明
01
全景图申报与发布变化
1.率先启用自助填报、便捷直观、高效交互的“在线申报和发布”方式(安全牛官网www.aqniu.net)
链接直达《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第十二版):
https://www.aqniu.net/panorama-home
(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览)
2. 不提倡“以收录数量论英雄”,倡导新质宣传角度
同时,安全牛诚挚呼吁安全企业在市场宣传中,不必“以一次收录数量多少论英雄”,而将宣传点侧重在产品线/能力域与企业定位的匹配上,以及适时动态推出满足客户需求,并收获落地案例的“新质”产品/能力的自我进阶的角度,一起携手“重构新质价值”。
02
全景图分类变化说明
考虑到当前网络安全产品须同时支持信创与X86两类技术路线,取消一级分类“信创安全”;
新增一级分类“AI安全”,下含“生成式AI模型安全、MLOps安全与模型供应链防护、网络安全大模型、AI深度伪造及合成媒体安全、Agentic AI安全、AI治理与合规服务”;
一级分类“物理环境安全”下新增“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全”;
一级分类“网络与通信安全”下“防毒墙”修订为“反恶意软件网关”,原“5G安全”移至一级分类“移动安全”下;
一级分类“身份与访问安全”下取消“SSO、权限管理”;
一级分类“数据安全”下新增“数字版权保护”,原“安全工作空间”移至一级分类“计算环境安全”下;
一级分类“应用与业务安全”下“AI应用安全”移至新增的一级分类“AI安全”下,合并调改;
一级分类“软件供应链安全”下新增“软件供应链管控平台”;
一级分类“云安全”下取消“微隔离”,新增“无服务器安全”;
一级分类“物联网安全”下,新增“物联网设备认证和管理”;
一级分类“移动安全”下,将“移动业务安全”改为“移动威胁防御”;
一级分类“工业互联网安全”下新增“工业安全运营中心”;
一级分类“安全支撑技术与体系”下去掉“安全大模型、欺骗式防御”,将原“勒索软件防护”移至一级分类“应用与业务安全”下,将原“安全靶场”移至一级分类“网络安全服务”下,新增“威胁狩猎”;
一级分类“安全管理与运营”下将原“安全监管态势感知、安全运营态势感知”合并改为“安全运营管理中心”。
03
全景图申报和收录说明
安全牛作为安全行业专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在深入理解GB/T 25066-2020《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产品类别与代码》的基础上,以用户调研洞察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依据,经过10年共12版《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的实践积累,审慎对待厂商申报信息,接受一个产品对应多个分类(主要指跨技术、跨应用场景的情况)。对于成熟、标准的产品考量其市场应用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新技术产品考量其技术先进性和创新能力。本次全景图对安全厂商的整体收录比为87%、对安全产品的整体收录比为79%。
第十二版全景图关键发现
01
各主要一级分类厂商收录和产品态势
分类定位及各主要一级分类的重要发现与分析 | |
计算环境安全 | |
身份与访问安全 | |
应用与业务安全 | |
密码技术及应用 | 收录厂商数量可观,除量子密码因技术新兴,收录较少。 |
新型安全需求 | |
主要参与者以头部互联网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居多。 | |
软件供应链安全 | 几项进阶型技术如动态/模糊安全测试、交互式安全测试因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安全服务),相比往年收录量激增。 其中细分领域数据防泄漏收录厂商数量最多,其次是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数据分类分级;大数据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要素流转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收录厂商较少,还有发展空间。 | |
安全管理与服务 | |
安全管理运营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四,总体分布也比较均衡,收录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其中SOC和SIEM收录量最多。 |
安全服务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一,总体分布也比较均衡,收录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 |
场景安全 | |
移动安全 | 主要参与者以跨界通信类、运营服务商居多。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收录厂商数量可观,细分领域不多,但是参与者呈现激增态势。 |
物联网安全 | 细分领域不多,但是参与者众多,其中视频监控安全收录量最多,其次是其他多类型物联网安全,同时物联网设备认证和管理因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 |
新兴安全技术 | |
安全支撑技术与体系 | 因AI发展迅猛,将AI安全独立出去,其中零信任、APT收录量相比往年明显增多。 |
AI安全 | 整体技术还比较新兴,同时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其中安全大模型收录数量最多。 |
02
各分类收录的汇总分析
全景图的研究定位是对产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展现,不涉及对具体厂商的能力比较和评价。
1、全景图中通用安全厂商收录量表现平稳,安全服务、数据安全、安全管理与运营厂商收录量正在迎头赶超,大幅拉动产业市场规模。
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提到,2023年营收较高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安全服务与运营(137.6亿元、营收占比为23%),基础安全防护(131.1亿元、营收占比为22%),数据安全(71.7亿元、营收占比为12%)。相比往年,安全服务与运营领域的营收规模首次超过基础安全防护领域,晋升为营收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此种变化反映出网络安全产业正在从传统的以硬件和基础设施为主导,向以服务化、运营化和数据驱动为特征的新兴市场转型。
2、全景图中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场景安全收录的产品数量呈现激增态势。
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工业领域的OT网络、智能网联车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设备领域的视频网络等专业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为非传统IT网络安全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和市场空间。相应地,服务于工业互联网(OT网)、智能网联车(车联网)、智能家居设备(视频网)等专业网络领域的网络安全企业也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3、全景图中各分类覆盖行业印证合规驱动的市场现状。
第十二版全景图中细分领域所覆盖行业数量最多的Top5行业,依次为政府/公共事业单位、金融行业、能源行业、电信运营商、制造行业,这些行业对应100个以上的细分领域。
安全牛分析认为,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是网络安全重点监管领域,合规要求严格;能源行业和电信运营商是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需求刚性;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安全需求增长迅猛。尤其是,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的普及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这反映了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受政策法规驱动的现实特点,同时反向说明行业安全投入还需要加大和提升市场化程度。
4、全景图厂商供给情况清晰呈现出中国网络安全厂商的三层金字塔结构。
基于对全景图各安全厂商申报的产品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安全牛发现,中国网络安全厂商呈现出清晰的三层金字塔结构,与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中依据各安全厂商申报的经营数据量化分析结果(大幅向头部聚集,两极分化现象在加速)达成一致。相比历史数据,除密码安全领域市场仍由专业技术层主导外,其他领域塔尖和塔中在明显的分层固化基础上,表现出塔中向塔尖接近的趋势,即在专业技术层中存在为数不少的“潜在跃迁者”。
在当前相对稳定的金字塔结构现状下,安全牛认为,较好的技术传导路径是:塔基的创新技术层在新技术稳定2-3年后被塔中的专业技术 层整合,5年后由塔尖大厂层纳入其解决方案。
安全牛全景图给用户的建议
基于第十二版全景图研究数据及产业趋势研判,安全牛从技术战略、采购决策、生态建设、价值评估、能力演进五个维度为网络安全需求方提出以下建议:
01
技术战略适配化
建议企业建立“威胁驱动、业务优先”的动态安全观,将网络安全规划深度融入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重点关注零信任架构在混合云环境的应用落地,探索SASE模式对分支机构安全边界的重构价值,同时警惕AI安全治理与隐私计算的合规性风险。对于智能制造、车联网等新兴场景,建议采用“原生安全”理念,在工业控制系统升级、车云协同平台建设中同步部署内生防护机制。
02
采购决策精准化
全景图收录的118个细分领域呈现“二八分布”特征,塔尖综合大厂在各领域的产品覆盖率达到80%。建议用户建立三级供应商评估体系:战略级合作选择具备平台化能力的综合大厂,业务级采购优先考虑塔中专业技术企业,创新场景试点可关注具有独特技术标签的塔基创新技术企业。此外,要特别关注信创替代节奏,在芯片架构迁移过程中保持安全能力的平滑过渡。
03
生态建设协同化
面对攻击者日益成熟的“供应链打击”战术,建议用户主导构建包含产品供应商、MSSP、威胁情报商的三位一体防御生态。通过建立“安全能力中台”实现异构产品联动,重点打通EDR与NDR的威胁狩猎闭环,构建XDR跨域分析能力。在关基行业,鼓励采用“链主企业+安全厂商”的联合创新模式,例如智能网联车领域可形成主机厂牵头、安全企业支撑的漏洞协同响应机制。
除供应链外,安全运营管理也是生态建设协同的具体体现。安全牛研究发现,国标《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产品互联互通》即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将对重要行业网络安全用户的安全生态提供协同指导与规范。
04
价值评估体系化
建议建立包含技术前瞻性(20%)、场景匹配度(30%)、服务响应力(25%)、成本能效比(25%)的四维评估模型。重点关注安全投入的“隐性收益”,如通过攻击面管理降低业务中断概率带来的间接价值。对于云安全、API安全等新兴领域,可参考全景图收录厂商的标杆案例实施效果,建立可量化的ROI测算体系。
05
能力演进持续化
建议企业每季度对照全景图技术图谱开展能力差距分析,重点关注新型热点领域。建立“3年规划+1年路线图”的滚动演进机制,在保持基础防御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每年将不低于15%的安全预算投向威胁情报、安全原子化服务等创新方向。同时加强复合型安全人才培养,通过攻防演练持续验证防御体系有效性。
重新审视内卷和拐点
对第十二版全景图的审核调研发现,正如安全牛所预期的那样,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从“合规驱动”向“需求驱动”过渡。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电力、电信运营商、工业等关键行业成为了引领者,驱动安全厂商具备更高的安全技术产品化和工程化水平:一方面与行业业务系统及新型ICT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创“新”,另一方面从碎片化产品到能力型安全解决方案提“质”演进。
当前正值宏观经济周期转换的关键阶段,网络安全产业也将通过“重构新质价值”成就重要发展拐点,从而打破当下碎片化和内卷式竞争乱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价值,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次发布对于网络安全产业的阶段性发展具有关键的里程碑意义。
01
回顾这12版全景图的演进
企业视角下暗流涌动,在产品种类扩张、覆盖领域延伸、创新主体增多的繁荣供给背后,是市场碎片化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困局;产业维度却形势喜人,如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应用和场景的能力域、产业和生态的价值感都呈现出与日俱增、蓬勃发展的强盛势头。
面对行业里此起彼伏深陷“内卷”困局,安全牛认为应当重新审视“卷”的双面性:微观层面的低效博弈确实令人困顿,应当予以制止和纠偏;而宏观维度的竞合演进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经过程。人们不想“卷”的是同质恶性竞争,但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卷”“创新提质”竞争。
02
结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
安全牛在2024年11底、12月底陆续发布的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解读文章、《2023-2024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核心洞察与趋势预测》报告中提出,安全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虽年度市场增速有高有低,其中2014年、2018年、2023年分别代表了不同阶段的增速拐点,但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表明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具备较高的行业成熟度和显著的发展韧性:一方面,以电信运营商、云厂商为依托的跨界安全厂商正悄然改变着网络安全产业原有格局,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在非传统IT领域,如工业领域的OT网络、智能网联车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设备领域的视频网络等,安全需求及项目机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03
新质价值助推产业二次增长
置身数字经济规模突破 50 万亿元的时代浪潮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正在释放澎湃动能。随着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纵深落地,叠加业务连续性对安全保障的刚性需求激增,网络安全产业正迎来价值重构的战略机遇期。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安全产业正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参与其中的众多企业唯有以创“新”为楫,在技术攻坚、业务理解、生态构建、价值交付等维度实现全方位“质”的突破,方能在全域数字安全的增量市场中,守正出奇,开辟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关阅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